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转专业门槛进一步放宽

2014-05-14 13:47 来源:北京考试报

主楼前的草坪上一块“林”字石,左右两侧的杜仲、玉兰、美国肥皂荚将校园的小路衬托得无比幽静。沿着东侧的小路往前走,一丛玫红色的牡丹开得正艳,3名学生正在牡丹丛旁排练话剧。

从不远处林子里传来的鸟鸣声、晨读声将暮春的清晨点缀得恰到好处。

这里是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在这里知山知水,学校在这里树木树人。

园林学院:与园林来次“甜蜜约会”

在园林学院,我们正巧赶上学生在参加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答辩会。从门上贴的一张纸上可以看到,此次参加答辩的课题五花八门:《北京以植被主题命名的园林景点调查》、《北京地铁内部生态因子分析》……既包含了学生的奇思妙想,也体现了他们关注现实的赤子情怀。

推门进入会议室,正在答辩的小组研究课题是《如何改进北京坡形屋顶植被地的种类及绿化施工》。答辩选手从立项目的、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创新点等角度进行了3分钟阐述,随后接受答辩老师的提问。无论该组能否顺利通过答辩,专业老师都会提出意见、给予点评,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参考。该组成员林恬逸说,这样的创业创新大赛答辩会在北林大已经不是第一次,自己的课题就是在上一届师兄研究出的课题基础上提出的。

园林学院院长助理薛晓飞介绍,这样的大赛在全校各院系都有,分为市级、校级和院级三类。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自己提出研究课题和方向,然后参加答辩会。答辩通过的课题可以获得专项资金的支持,有些学生研究出的成果还可以直接投入生产。正如计划的名称那样,“创新”放在“创业”之前,因为大赛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出成果,而是希望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学会做课题、做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不是纸上谈兵。

大三学生谭唱是个爽朗的北京姑娘。她说,自己最初是被师姐“忽悠”进来的,本以为进了大学可以松口气、享享福,谁想比高考还要累。在她的课程设置里,既包括设计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学、艺术、美学等人文科学。“有时候看到课表都觉得绝望”,可真走进大自然,到自己热爱的植物身边去,一切苦累都变成了一次“甜蜜约会”。

谭唱边给我们看随身带的图纸边介绍说,她自己现在1个月要去好几趟植物园,在几平方米的范围内生长的所有植被、群落分布,最终都要变成一条条曲线和一个个圆点在图上表现出来。别看面积说起来不大,可真要把一块草坪上所有植被种类都统计清楚,即使五六个人一组,也要花上两天时间。

园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尧说,北林大风景园林专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园林专业创始人之一的汪菊渊院士,有人称“梅花院士”的陈俊愉,还有指导学生在中国首获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的孟兆祯院士。近几年,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风景园林学作为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越来越被社会认同,并在2011年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并列成为国家建设领域的三大一级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北林大风景园林学科排名居首,成为该领域的领军院校,毕业生供需比高达1∶6。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