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为交换生出国交流、跟导师出国做研究。生物科学2010级学生陈一欧在大二时就在一场国际学术论坛上以唯一一名本科生身份做了主题报告,而其他参加者多是来自世界著名高校的博士生。最近5年,生物学院已经有10余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北林大不是要培养只会理论的“书呆子”。想要成为生物科学领域的拔尖人才,动手能力要强。从2007年起,生物学院已连续举办8届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负责该项目的任建武副教授说,比赛内容不能“假大空”,要和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在3月底刚结束的首届生物学实验技能大赛上,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导师们眼前一亮。导师相中哪个学生的项目,就会主动联系他,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如果学生的创意特别好,导师还会帮助他申请专利。
大四学生姜超今年面临毕业。他说,这个专业的学生大多会选择继续读研、读博。自己所在的班有36名学生,其中26人选择在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招办主任穆琳谈招生:转专业门槛放宽
北林大今年转专业门槛进一步放宽。以往学生主要有两次转专业机会。一次是进校报到后转专业:高考分数高出本省重点线100分(750分制)以上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北林大,入校后即可在相应科类招生专业中重新选择,但分数要达到所选专业在考生所在生源省录取的最低分。另一次是入学一年后转专业:大一学年结束后,学习成绩名列本专业前三分之一的学生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申请。今年起,入学一年后转专业门槛进一步放宽:在同一生源省市,高考分数不低于拟转入专业当年录取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也有资格提出转专业申请。
为推进重点学科发展,学校在已开设的林学与森保、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木工与林化4个梁希实验班的基础上,今年开设园林学院梁希实验班。该实验班涵盖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观赏园艺3个学科方向,每年选拔35人,其中风景园林设计20人、风景园林植物应用8人、观赏园艺7人,从相应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且要在本专业同年级综合排名前二分之一。实验班采用“本硕统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经过重新安排整合,更侧重创新能力和精英化。保研率在55%至90%左右。成功保研的学生可从大四上学期开始选修研究生课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