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情绪

2014-03-20 10:36 来源:文汇报

刚开学不久,就收到不少家长的邮件咨询。“儿子本来性格开朗,很善良,平时很讲道理,但一生气,就像换了个人,歇斯底里,和他平时的样子有很大反差,完全不受控制”;“孩子今年高二,和她说话,3句不对就发火,要不就摔门而去,小时候很乖,为什么现在不像过去那个文静小女生了?”……

信的字里行间,都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但这种时候,家长其实更应该考虑,自己平时是否能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行为理论认为,孩子的主要行为与情绪主要通过对父母的模仿习得。孩子和自己最亲的亲人,尤其是母亲,最容易产生深度共情,母亲生气或焦虑,甚至母亲没觉察到自己生气或者焦虑的时候,孩子早就表示出来强烈的情绪了。而且如果父母中一方因工作压力大,回家后心情不好,或者父母关系不和谐,往往会造成孩子停止嬉闹,一反常态来参与家庭气氛协调。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在幼年时看上去很乖,没有情绪发泄,今后家长在他的青春期和成年期可能会遭遇更大的麻烦。

孩子发脾气有三种原因

孩子发脾气,一定隐含着一种意义,最通常的解释是一种分离性焦虑所致。孩子们最担心父母会不爱自己,离开自己,也害怕父母有哪怕一点小小的争执,这些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有些孩子因为母亲经常出差,或父母工作太忙,不怎么在意孩子的内心需要。处理的方法是父母要表现出很离不开孩子的样子,经常抱抱他。离开一天也要专门给孩子打电话,对他说,非常想他等等。当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他的自我能力就开始发展起来了。

第二种则是孩子对父母的关系控制。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乖,很老实。回到家就变得很任性。处理的方法是在孩子乖时,父母就围上去分享好的情绪,在孩子不乖时,就各自走开,对他说:“宝贝,你现在不开心,我们呆会儿再来和你谈。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会遭受孩子的反抗,但只要坚持,让孩子知道这样哭闹无效,聪明的孩子自然会改变。

第三种解释是情绪压抑,比如孩子不幸遇到一个很严厉的老师,不能活动,奔跑,喊叫,旺盛的精力得不到必要的发泄。回到家后,哭闹就成为最快速的发泄,于是养成了不当情绪发泄的习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