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自主招生在后期学校的规模逐渐壮大,已由最初的20余所壮大到近百所。周光礼说,高校的自主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加,有的985高校名额达到了15%,大大超过了教育部的要求。“有些985学校一年招几千个学生,15%这个比例就特别大。所以自主招生的案件很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也表示,目前,很多人认为自主招生是给了优秀学生两次高考的机会。有的学生参加完自主招生后,高考就流于形式。即使是自主招生没有被录取,也比别的学生多了一次机会。此外,他还是认为自主招生给了学校太多自主权后,会引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因此,放在高考后,以高考成绩来衡量,相对公允。
□高校反应
将调整自主招生政策
北京主要存在自主招生四大联盟:“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各联盟都统一进行初试。选拔条件和认定方式由各校自主确定。
“北约”联盟由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组成,“华约”由清华大学、人大等7所高校组成,“卓越”由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京都”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5校笔试联考始于2006年。
昨天,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办都表示,新的政策肯定会对学校的自主招生工作产生影响,学校也要在近期开会重新协调,进行工作调整安排。清华大学招办表示,此项政策面向全国所有的自主招生高校,学校正在根据国家和上海的方案制定实施办法。
□相关政策
聘请第三方监督招生
此次,在高校招生选拔上,《意见》要求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北京现状
已有高校聘请监督员
人大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昨天,人民大学监察处副处长石德才说,人大从去年起开始聘请社会监督员,主要对学校本科招生进行监督。社会监督员以社会招募为主,每次学校的招生信息发布后,学校会电话通知监督员。监督员们会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进行监督。有的监督员还将监督结果写成报告进行发布。石德才说,监督员的监督意见可以直通校长和招生委员会。
他说,曾经有监督员指出,人大的信息公开做得不够充分,时间较长;还曾指出学校公布的体育特长生名单和教育部阳光平台上的不一样。学校都一一进行解释,如果是信息错漏,学校都会进行更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