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创造性服务与潮流生活方式等方面结合技术因素的创新意识与分析能力。整合设计实验班涵盖若干专业的学科特点,又独立承担针对复杂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任务。科学设计方法的培养保障了学生将能够胜任时尚创意方向的各类工作,并在不同领域中创造价值。
学院为实验班配备了一支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队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本专业课程主体由两个既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块组成—— Workshop(从调研到概念先行的创意工作营)与 Project(设计项目实践操作能力的项目)。通过设计思维与认识、信息整合设计、传媒策划与设计统筹的系统性训练,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发展趋势、相关社会与人文、时尚与趋势、材料与工艺等学科广泛知识,培养适应现当代社会的多种需求,并敏锐洞察设计趋势与未来,在现代信息沟通、新兴传媒与传播推广等方面表现出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学生将学习传媒产业、工业产品、环境设计等跨领域的相关知识、组织技能以及技术合作,以锻炼整合设计项目所需的相关设计、组织沟通的综合协调执行能力。
实验班独立设置,共招收20名学生,实验班采取新生入学后经过一年基础课学习,大二开学前加试的办法,择优组建。学生毕业时,授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士学位。毕业生择优推荐工作、推荐参加海外留学交换生计划、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推荐去国外合作大学深造。
6.品牌传播与时尚广告设计实验班
实验班以培养具有广告创意、品牌推广、时尚设计等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发挥我校学科教学体系优势和社会影响力,构建艺工融合的时尚类广告人才培养体系。实验班将充分利用优秀教师资源、先进实验室资源、创新企业合作资源构建“广告创意与时尚设计”综合教学平台,为时尚行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具备品牌塑造与推广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实验班课程将在全校组建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授课,将建立“导师负责制”,在学习专业课基础上,课外辅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研究,并参与国内国外专业赛事;建立“企业讲师制”,利用企业人才的工作经验,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校园聆听制”,使学生充分参与学校丰富的讲座安排,扩展专业知识面;聘请“国外专家教授”参与教学,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时尚前沿;利用“校企合作制”,通过加强时尚类品牌公司和广告公司的事例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验班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实际运用能力。
实验班专业课程包括:广告基础、品牌传播、广告设计、时尚设计四个教学模块;特色
12
课程包括:时尚摄影、网店设计、服装陈列、橱窗设计、绘图软件、公关活动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涉及广告学、传播学、设计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课程。
实验班共招收学生60名,分为“品牌传播实验班”与“时尚广告设计实验班”,每班30人。其中招艺术类学生20名,非艺术类学生40名。非艺术类中20名文科生按高考志愿直接录取,另20名理工类新生采取入学后加试择优选拔方式,每班各分配10名。两个班广告学基础课程合班教学,方向专业特色课程分班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和管理实行特殊政策,学生毕业时分别授予广告学专业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士学位。实验班毕业生择优推荐工作、参加学院海外留学计划。
(二)各院系专业介绍
1.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1)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为纺织服装行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善于学习、富于创新、敏于行动、诚于德行”的,具备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构思和成品实现,能从事各类服装设计、产品策划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分为学科基础与学科方向两个层级,采用专业基础加专业子方向的培养方式,三年级以后设有女装设计、男装设计、针织服装设计、运动服装设计和服饰传承与创新五个子方向。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掌握服装设计理论、服装设计方法与服装工艺制作技巧;三、四年级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就业需要选择一个专业子方向,完成相关方向特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通过项目教学和产业实习,掌握服装专项领域的产品策划与设计实现。
主要课程有服装设计元素、服装设计方法与实践、服装效果图、中外服装史、服装结构基础、服装纸样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概论、服装CAD应用、女装子方向系列课程(或男装子方向系列课程、针织服装子方向系列课程、运动服装子方向系列课程、服饰传承与创新子方向系列课程)。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服装品牌公司、服装服饰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服装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服装零售业、服装高职和中专院校、服装媒体及网站等,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品牌和产品策划、服装营销和贸易、服装教育及相关工作。
13
(2)服装与服饰设计(纤维与时尚设计实验班)
本专业为艺工融合专业。以纤维为原点,结合纺织科技为主的工程技术专业与服装与服饰设计为主的艺术设计专业于一体,培养眼界开阔、产品研发能力从纤维到终端产品、技术与艺术并重,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与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型跨界人才。
在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创新型应用产学研深入合作教学模式,由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本专业,充分发挥艺工融合特色,将专业纺织工程类课程及纱线、面料设计类大部分课程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成,最终培养出具有丰富知识背景及实用技能的专业设计人才。
设计类课程包括:色彩设计、流行趋势分析、设计理论、针织操作实习、梭织操作实习、立体裁剪、服装生产工艺、工业制版、针织与梭织服装设计、家纺设计。纺织工程类课程包括:纺织工程(纺织服装)概论、毛纺工艺流程、棉纺工艺流程、面料分析、针织面料工艺流程、梭织面料工艺流程。市场类课程包括: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纤维设计类课程包括:纤维设计概论、天然与混合纤维设计、纱线设计、面料设计、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从大学第二学年的产业认识实习开始,继而是第二、三年级期间的毛纺工艺流程、棉纺工艺流程、针织面料工艺流程、梭织面料工艺流程、纱线设计及面料设计等课程实践与实习,在大学第四年级完成毕业设计;设计作品部分或全部在实习基地完成。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纱线设计与制造公司、面料设计与生产公司、服装品牌公司、家纺品牌公司、服装服饰及家纺类设计公司或工作室、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零售业、高职和中专院校、媒体及网站等,从事服装服饰及纱线、家纺类的设计、品牌和产品策划、营销和贸易、教育及相关工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