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选择多元 选项唯一
新生为何放弃录取?
这几天,北京化工大学正在通过电话逐个确认新生逾期未报到原因。赵静说:“今年统计的结果和前几年基本一致,大多数考生反馈的原因是不喜欢学校或专业,选择复读和出国留学,还有几个学生填写在志愿书上的电话一直没有打通。”
首都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统计的新生逾期未报到原因,占前两位的同样是想复读和出国留学。
“学生选择复读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平时成绩很好,但当年高考考砸了;还有的是因为在原高中学习成绩差,希望通过复读学校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实现成绩的提升。”北京一所复读学校的负责人张亮说,“随着这些年高考录取率的提高,考上大学又选择复读的学生也在增加,这部分复读生大多数是成绩较好,但不满意所录取的大学或专业,希望再拼一年。”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4.3%。张亮说:“考大学的难度在下降,部分学生担心所读大学或专业在未来就业阶段的竞争力不够,把追求的目标定位成一定要考上好大学、好专业。”
在张亮所在的复读学校,曾有一个突出的例子。一名北京考生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已经到校上了一年,但感觉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又返回复读学校补习了一年,在比同届学生多用了两年时间之后,才考取了心仪的清华大学。
一方面是国内高校录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考生的选择也趋于多元。以大陆高中学生报考美国高校须参加的SAT考试人数为例,2002年大陆高中生参加SAT考试的人数仅为150人,而今年这一人数已经突破4万人。
同时,越来越多国外高校在录取大陆高中生的时候,要求学生提供国内高考成绩作为参考。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出国留学指导办公室主任王实说:“不少学生在寻求个人选择最大化的心理下,会同时准备国内高考和留学考试,并根据录取进展选择最有利的选项。两条录取路径并没有沟通机制,从而出现学生被两头录取,最终放弃一头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无论是为了考上最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还是作为出国留学的备用选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下考生要做出不同选择,‘爽约’却是唯一的选项。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学生考上北大,并且已经顺利学到了大三,这时他哪怕想转到另一所学历层次较低的学校学一个喜欢的专业,也只能退学重新参加高考。”
应对:完善诚信体系 提供双向选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