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体现科学选才初衷
北大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亚章表示,自主招生过去常演变成高考前的“掐尖”,造成考生不平等竞争。同时,向中学分配指标的做法也导致“强者愈强”,催生出一批“超级牛校”。新政策让所有学生都能根据专长和兴趣申请资格,中学也拥有同等权利。
新政也体现了科学选才的初衷。以往自主招生考试日趋接近高考,再加上培训机构的推手作用,异化了自主选拔的科学性,使自主招生成为变相的应试招生。针对这些问题,《意见》要求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审核考生的申请材料,使得自主招生的“门槛”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指标来确定。明确不得采取联考方式,以便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评价作用。对于个别优秀考生可申请破格录取,也有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外,《意见》将报名、审核、公示各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并严查违规行为,将进一步确保自主招生在阳光下运行。
□各方观点
教育部防范权力寻租风险
自主招生往年在春季进行,明年起改到高考后、出分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首先这有利于选拔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如果在出分后选拔,高校可能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就可能被挡在门外。”其次,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三是有利于保证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不受影响,“如高考出分后开始自主招生,须将各省份整体录取开始工作时间推迟两周左右,会增加全国考生录取等待时间”。
大学招办新时间表存挑战
自主招生“时间表”调整后,高校招生工作面临挑战。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世洁称,将自主招生考核放在6月10日到22日,对大学来说时间非常紧迫,“这段时间大学还有研究生答辩、本科生期末考试等,在此期间进行自主招生考核,在大学的人员和场地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会尽力克服困难”。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