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上,我们和其它学校相比起来,我们对本科生的教育,要求厚基础,其实我们的课程相对来说不是很轻松的,教材都是国际上很难的。但是学生反映特别好。有的学生给我们的老师反映,因为他们同一年进来的同学,在北京其它学校的同学打电话交流,经常见面交流就会说,相互问起来,你们学什么,他们学什么。一比较,他感觉到在国科大学习的东西要比他们多一些。至于多多少,可能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反正他认为在国科大学习的东西是多多了,并且别的学校的学生也反映,很惊诧你们学的太多了,学到很多他们都不知道的东西,学习上非常充实。
业余生活更没问题,我们的校长,在端午节、春节亲自 包饺子,开元旦晚会。本科生很活跃的,进来之后马上成立学生会,马上参与学校的元旦晚会、春节晚会,非常活跃,并且有武术团队、社团、演讲社团。尽管是300个人,但是他们做得非常好。
主持人:他们一进来就打造自己的社团。
袁增强:对,他们说我们本科生就要成立学生会,要和你们研究生学会平起平坐。我们现在在校生是4万多个研究生,但是学校对本科生非常照顾,做了规定范围内的很多绿灯,有很多优惠政策。尽管学习很重,但各方面很快地适应。他们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反响还是不错的,很多家长也打电话过来,说报你们学校是报对了,因为孩子春节回家之后,我们让学生也去他的母校讲一讲他在国科大的经历,相当于介绍一下我们国科大,跟家长也讲一讲。因为我们说实话办本科教育是第一年,我们希望从家长、从学生本身得到一个真正的反馈。肯定有些不合适的地方,我们去改,我们去优化。对家长交流很多,家长说孩子回家以后给他们讲了很多国科大怎么教育,说把孩子放到这里很放心,并且觉得孩子学习的知识很多。实际上有些家长,在孩子高考之后觉得完成了一个历史任务,解放了。这样一讲,孩子回去告诉他的父母,我以后还要读研究生,一下子改变了他们父母的想法。跟他们父母交流的时候,他们说你们国科大真的挺厉害,有院士上课,杰青上课,整个中科院的优势力量都用来培养。说我们大学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吗?孩子回到家一说,基本上父母完全了解了。我们的培养理念,就是对科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培养,无缝式的培养,反响非常好。
培养科学领军人才,不鼓励本科就业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就业问题,估计也是现在普遍大学生很关注的问题。就业这方面,有没有说本科生可能一开始就有就业的资本和能力?
袁增强:因为国科大花那么大的精力,国家也给我们很多政策,包括教育部,我们想对一个科学家、科学人才的培养,一个本科远远不够。硕士也不够,博士也不够,可能以后还要做博士后,到国外继续深造。一个科学人才的成长和培养,15年、20年、25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本科毕业以后,我们首先是不鼓励去工作,如果学生毕业了说就想去工作,我想你们的数学、物理在国科大打下的基础,应该更没问题。比如做金融、做财经,美国华尔街70%、80%的人都是学数学、学物理,玩股票、玩基金,都会很赚钱,但是不鼓励,还是鼓励继续深造。
主持人:如果出去就业,根据在这边积累的基础,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最后再想请问一下袁老师,对于广大想报考国科大的考生来说,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注意的事项?
袁增强:各位考生、家长,我讲了那么多,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主页上也有一些宣传材料,大家可以看一看,关注一下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们的办学理念就是想培养科学的领军人才,在培养的方式上,我们进行精英教育,300个人的精英教育,实行一制三化。一制就是导师制。三化就是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刚才讲了出国锻炼,这是一个国际化。通过这个培养,我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国际视野的,并且在国际前沿上能够继续往前深造的,有这个潜能的科学家。至于他以后会不会拿到诺贝尔,会不会拿到领军人才科学大师,领跑一个学科的发展,也是根据他自己的情况继续发展。但是我们想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教育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建造一个大的平台。希望在招生省市所在的考生和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来报考国科大。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科学的发展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们的科技人才在哪里?我们的科技人才就在你们的孩子中间。所以,希望在你们的鼓励下、支持下,和我们鉴定的培养,成为我们国家的科学领军人才,甚至是国际上的科学领军人才,促进我们国家甚至是国际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袁老师。如果各位考生要走科学之路,要成为科学家,可以关注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非常感谢袁老师跟我们的分享,给大家解读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政策,分享了学校的情况。谢谢袁老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