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增强:一个科技人才或者科学人才的选拔,实际上从小也能看出来一些潜质。所以,我们是通过对他整个学习,高中、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特长,参加过哪些科研实践,或者参加过哪些学科竞赛,或者在学校科技活动中有没有突出表现,我们从其中进行选拔。也跟你说的一样,偏重一些数学、物理竞赛方面,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在面试过程中,我们会采取面试的方式,和其它学校不相同的一点,我们的面试是没有笔试的。
主持人:不笔试,直接面试?
袁增强:对,不笔试,直接面试,我们会随机抽取面试专家库,组成一个专家面试团,里边肯定有一个院士来主导这个面试。通过面试,通过交流,考生也可以向专家提问题,专家也可以向面试的考生提问题。通过两方面之间的交流,判断这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对科学问题的理解,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最后给你打一个面试分。是这样一个情况。
主持人:去年12月份的时候,教育部也陆续发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其中里面有提到高考改革,其中有一项说2015年要取消全国性的鼓励性的加分项目,比如奥赛。这样的一些政策,对我们学校的招生有没有影响?因为我们学校比较重视这个方面。
袁增强:教育部发的关于加分政策的改变,实际上它的主要目的,我的理解是它还是想让咱们的学生全面发展,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整个高中过程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出发点是非常好的。
我们的学校可能受一些影响,我们为什么偏重数理呢?因为我们以后培养的学生肯定要走向科学或者科技的岗位上,目的是培养出一些科学领军人物或者科学大师,说得通俗一点,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获得者,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一个国际上一流的科学大师,这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从这个方面,因为科学和数学、物理等一些基础学科是十分相关的,在我们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我们想把数理扎实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在数学和物理这两方面教得非常多,教得非常深。举个例子,席南华院士作为我们的副校长,他的数学教学运用的是莫斯科大学的数学教材。大家知道老苏联的数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厉害的,国际上真的没有几个学校敢用莫斯科大学的数学教材,非常尖深。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对学生的考察,还是兼顾他过去的一些数理学基础,如果数理学基础太差,本科教学当中他会感到非常吃力。所以,我们在面试过程中,或者是在选拔过程中,对数理优异者还是比较关注。
主持人:综合评价选拔差不多4月15号已经截止了网上报名,如果有些学生想报,但是刚好错过这个时间,但还是想报国科大,怎么办?
袁增强:报上名的考生也没什么压力,因为我们的面试是不笔试的,就是在你高考完,有时间,通知你好时间,你过去面试就行了。网上截止时间没来得及报的考生,也没关系,选拔都是通过阳光录取平台,通过你的考试,也一样可以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因为现在是6个大平行志愿。如果你的分数达到我们的录取标准,肯定欢迎你的到来。
另外,如果这个考生今年没发挥好,考到其它学校去,读研[微博]究生阶段也愿意到我们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们每年招8000个硕士、6000个博士,我们也非常欢迎这样的学生再次考我们中科院的研究生,和你的同学又能会师在国科大。
三大优势:三次转专业机会,小班制及学业导师制
主持人:刚才说的是比较大的方面的问题,接下来聊具体录取规则方面的问题。比如在高考填报的时候,刚才说的综合评价选拔就可以放到提前批里报,高考的时候是放在第一批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参加综合选拔加分,可以放在第一批平行志愿报。高考报考的时候是按照专业大类还是按照具体的专业进行报考?
袁增强:这又牵扯到专业级差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本科之后,我们现在就是6个专业,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命或者叫生物科学,还有一个是材料科学。我们就6个专业。你可以选6个志愿,你就都选上,并且选上可以调剂。所以,我们是根据分来录取。但是你不要担心,你说我报的是物理,被调节到数学,没关系。因为我们在本科培养过程中,有三次换专业的机会。前一个一年半你可以换,到第三年的时候你可以换,到第四年做专业课学习,准备本科论文的时候还可以换。到研究生阶段更可以换。所以,非常活。
主持人:换专业,因为大学我们都知道,在大学里转专业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对其它大学一般而言。但是在三次换专业的机会,有没有什么条件?比如说考试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换?有没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
袁增强:换专业的情况我们会了解,因为我们这300个学生,说实话我们现在是小班制、个性化。个性化里边就含着,如果我愿意换专业,肯定要很自由地让他换。所以,小班化的好处是,有一个正班主任,一个副班主任,百人计划,教授级的做助教。我们的招生小组,由于到每一个中学进行很深入地学生了解。所以,学生在读书期间,和学校的人是非常紧密的联系,他有什么动态我们观察得非常细。你比如要换专业,原来是学数学,现在要换物理。我们首先要了解到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报考的过程中,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报了数学,我们就要了解你是因为对数学误解还是怎么样,我们给你正确疏导。如果你真的是,数学已经学得非常好的基础上,我想看看物理。因为数学和物理也是相通的。有人说数学是物理的语言,这些都很相通。没关系,我们要了解到你真想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实际上我们也是鼓励的。因为现在科学的发展是交叉的,分的界限越来越小,现在实行大交叉、小交叉,交叉科学的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我们是非常尊重的。我们个性化的培养方式里,可以做到这个。我知道有些学校换专业比较难一些,我们这里是300个人,我们换专业绝对有这个条件。刚才说的那些导师,比如物理学院就有30、40个院士,160多个杰青。所以,我们的学业导师是很充足的。
主持人:老师比学生还多。
袁增强:对,我们每个班是30个学生,小班制,每年十个班。
主持人:小班制确实对学生来说比较有利,老师可以全方位去关注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就是学生的学业导师制,除了班主任之外,一入学的时候,每个学生就可以选一个自己的导师,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袁增强:导师制也是我们想对一个科学人才的培养可能是必需的。你在入学的时候,报考国科大的时候,就可以选个一个学业导师,院士、杰青也好,你看哪个方向你比较喜欢。其实我们培养的过程中也可以换导师,比如你想换一个导师,从事另外一个专业。但总的来说,在本科培养过程中,我们是一个重基础、宽口径,还是想把你的基础扎实,不想把你一下子放到一个非常深的、分支非常细的方向。所以,本科教育我们的6个专业里,数学、物理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可能有的家长、同学有疑问,院士那么忙,有时间带我们吗?我是这样想的,本科的学习是一个基础的打造,这个过程中让导师直接给你分配一个科学问题,让你现在就总是研究一个非常细的科学问题,可能对你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而学业导师恰恰是能够给你提供什么呢?我举个例子,席南华院士带着本科生,对学生的指导,不是你现在继续沿着哥德巴赫猜想做下去,去深挖下去,马上去解决素数问题,实际上他没有这样想。他说数学发展,你一定要很全面地了解,只有把整个过程了解了,你才能知道下一步问题在哪里、科学的前沿在哪里,指导他培养过程中正确的认识,怎么学习,正确掌握学习的方法,还有学习数学的一些技巧,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哪里,数学的前沿是在哪里。
另外举一个例子生物,我是学生物的。生物这个学科是近几年新兴发展的,也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实际上过去的一些概念,教科书上写的东西,可能都比较陈旧了。我不能说错了,但每天有可能会发现一些和书上相悖的东西。所以,生物科学发展这几年是发展最快的,和生命相关,和健康相关。如果找一个导师,一直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去讲,也不会对整个生物科学发展掌握得很好,并且会迷惑对生物科学的前沿在哪里,真正对它要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育培养上,有一个口号是知识创造者去上课堂。不是每个知识创造者都讲得很好、每个人都是非常厉害的演讲家、教育家,但起码有一点,他能够把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来,不管是对或错,让学生知道科学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教科书上有可能学的东西,是不是跟它是相符的,你能不能证明它是对或者错。这里边整个培养过程中,把前沿知识灌输给你,让你知道科学不是写在教科书上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几条下来,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思考。小班教学要充分发挥大家的研讨精神,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提出的想法是对的、是错的。在生物科学发展过程中,很多东西对或错我们现在没法回答。
主持人:可以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跟学生进行交流。
袁增强:对。
主持人:导师除了学习方面的引导,起基础打造的作用,正生活上有会跟学生进行交流吗?
袁增强:这也是我们的特色。导师是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看他的学业上有什么问题,遇到哪些学习的疑惑,给他解解惑。并且我们的本科生有一个宣传片,很多导师过年过节都一块儿吃吃饭、郊郊游,去公园走一走,去导师所在的研究所、所在的科学装置看一看,也让学生和导师、硕士生、博士生,和他的工作人员交流一下。我们是三段式教育,第一段是前一年半,前三年分两段,第一段就是一年半,前一年半的时间我们是基础教育,公共课学习。后一年半是设置一些专业课的学习,更高一点、更深一点。在这个学习阶段,就要让学生到学业导师的实验室去一边学着专业的理论课,一边去做科学实践。这是三段式的前两段,和导师的交流,和导师所在实验室研究方向的交流,或者导师所在研究所的交流、所在学院的交流,都是非常充分的。
主持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方方面面都有一个比较直接的交流。
袁增强:对,直接的交流。我们还有辅导员,每个班都配备一个辅导员。还有招生小组的老师,经常接到学生的电话,有时也给学生打电话,问怎么样了,学习有什么困难。我们一直在关注着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
主持人:之前有听你们说,每一个招生组的老师或者学校的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非常了解,了如指掌。这是小班制的优势,相比其它大学非常好,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更加多,能学到的东西特别多。
本科生具有更充实的学习内容和业余活动
主持人:去年是国科大第一次招的本科生,现在他们基本上也在学校生活了近一年时间,能介绍一下他们现在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吗?
袁增强:学习情况我后说,先说生活情况。
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就300个本科生,我们的住宿条件非常好,男生是三个人一个宿舍,女生是两个人一个宿舍。我们的研究生可能都达不到这种宿舍情况。
尽管中国科学院大学有4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但是为了本科生教育,还有以后本科学生和实验室实践方便,本科生教育还是在玉泉路,有的是外地来的考生,对北京的天安门、长城、故宫还要走一走,生活上他们是很舒服的。玉泉路是7、8年前建的一个学院,功能很齐全,包括健身、体育各方面都很齐全。食堂也非常好。生活上他们很幸福,很多研究生都羡慕他们,说本科生太幸福了。生活上肯定是保证他们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考生,包括云南,包括文化、生活都没问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