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浙江高考改革三人谈:选择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015-01-28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巨变之下,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选择,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改变首当其冲。

杭州高级中学校长尚可表示,课程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支撑,以杭州高级中学为例,在2012年的深化课改方案中就开始关注全面性教育,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现在选修课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必修课程的一半。

据尚可介绍,现在杭州高级中学每周有十节课左右的时间实行走班选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自主选择相应的课程。“而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还将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

随着选修课程的增多,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高中的教学也将逐步从传统的知识讲授型课程向活动式、体验式课程转变。

“有很多选修课程是兴趣特长上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上如果采用喋喋不休的、演绎式的知识体系去讲,学生肯定不欢迎。”尚可说。

另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于走班选课的方式增多,原来每学期固定的课表已经不复存在。因为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同,课程的时间不同,甚至可能出现一人一张课表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毫无疑问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尚可认为,过去老师往往关注的是班上哪些是尖子学生,哪些是困难学生。但走班选课后,老师就必须开始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所有的教学管理方式,包括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作业批改、课外辅导、选课指导,都必须进行重新构建。

“因为要满足学生选择性,高中教育要创造一种环境,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下有一个进一步的特长发展。”尚可说。

张立彬:促进大学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将类似大学选修课的制度提前到高中,不仅使高中阶段学生的方向性更加明确,也使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更好地衔接了起来。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表示,高中更加重视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选择比较清晰,这样对大学进行招收培养,无疑创作了比较好的条件。

张立彬认为,学生在高中期间就开始自主选择课程、规划职业,会使学生更加成熟。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专业思想也比原来更加牢固,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因为分数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不了解的专业中,对大学阶段的培养更加有利。

“我们经常讲对人才的培养,一个人对这个专业喜欢了,对这个课喜欢了,也就学好了一半。所以我相信政策改革对学生未来的成才、未来的培养,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张立彬说。

对于大学而言,2017年就将开始招收此次改革的第一批学生,为了适应改革,在录取方式和教学上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据张立彬介绍,之前浙工大是按69个专业招生,有的专业相差并不是很大,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或许还会让考生感到疑惑。今后为了让学生能更明朗的选择专业,将把69个专业调整为13个门类,每个门类中规定几门课程与高中课程对应,学生只要在高考中有一门课程和规定的课程对应,就可以报考这一门类。

张立彬表示,在如今大学专业趋同性越来越高的时候,很难突出每个大学的特色。此次改革招生制度,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他认为,通过此次改革,为了学生考大学时将首先选择专业,而对于大学而言,只有当一个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有特色、很强势、办学水平和很高专业时,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所有大学都在办类同的专业。

张立彬告诉记者,从现在到2017年的3年时间里,浙江工业大学将花很大的力气进行专业的调整,在未来办学中从师资、培养方案到实践环节形成强势的专业,为学生将来职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对于教育最终的目标,刘希平觉得,应该要向因材施教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是我们的目标。怎么样按照每个孩子的个性来进行教育,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办出最好的教育,所以一直我们做这样的追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