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云南政协委员建议南亚东南亚语种列入高考

2015-01-27 11:07 来源:格伦高考

“目前,环印度洋国家与中国的合作项目日益增多、合作力度日益增强,‘借滇通边’、‘借滇出海’已成为中、东部省市携手云南对外发展的共识。”26日,正在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专职副主任周勇提案建议加强南亚东南亚小语种教育,促进云南更好地承接中、东部转移,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周勇表示,云南正抓紧实施东南亚南亚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然而区域本土化人才不足,尤其是既具语言文化交流能力,又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导致许多重大建设项目遭遇人力资本“瓶颈”。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逐步增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语种的小语种教育,2006年全省9所高校设置了18个小语种专业点,到2013年全省43所高校设置的小语种专业达62个。但语种仅限于“泰、老、缅、越、柬”5个东南亚语种。2014年云南民族大学设立了1个印地语专业点,才开启南亚语种教育。

“我们的小语种教育还存在着认识的偏差、推进乏力、机制僵化等一系列问题。”周勇称,目前,专任教师短缺、学历职称偏低、年龄结构偏小且教育经验不足的问题普遍;作为非母语教育,东南亚南亚语种在国内外均无较为成熟的教学质量标准和综合能力测试标准,导致课程推进随意性较大,质量保障困难。

东南亚南亚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消费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周勇认为,中国与该区域的关系足具战略意义。但作为区域经济交流、文化互信、价值观互认意识形态桥梁的小语种教育尚未突破藩篱,至今未能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我们要围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跨境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区域信息枢纽建设、机械设备进出口项目等重大工程,以打造云南东南亚南亚语种服务产业为核心,不断完善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周勇提案建议,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面制定符合区域共同体建设需求的人才规划和工作方案,通过建立人才培养高层磋商机制,提高小语种教育的“社会地位”;通过政策倾斜,允许云南高校在合作办学、人才引入、师资聘用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先行先试”,在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基础上,允许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选择东南亚南亚语种作为第二外语开展教育,并将东南亚南亚语种与英语并列,作为云南高考的外语选考内容;以政策支持和资金刺激为杠杆,调动相关国家高校、机构和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联合项目,努力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东南亚南亚区域人才培养路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