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四年大学毕业竟没学籍 托关系上名校23万打水漂

2014-07-16 16:51 来源:新浪高考

孩子高考成绩没达线,找“业内人士”花23万弄进了“名校”,4年后孩子毕业竟没学籍,原来读的是成人教育。日前,盐城阜宁法院审结的这起案件,给眼下一些家长因孩子成绩不理想,四处找门路让孩子上名校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2009年高考后,小王因为临场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难填志愿,全家人为其学业焦虑,四处托人找关系、想办法。一个偶然机会,小王父母在饭桌上听说起认识一个能人,曾连续多年帮落榜学生到运作“名校”就读,决定碰碰运气。在朋友介绍下,小王父母和朱则成、周霞夫妇见面,把孩子成绩和意向院校、专业做了说明。朱则成夫妇当即表态没问题,但打点公关需要约30万元。尽管价码高,为了孩子前途,小王父母咬牙分批次打给对方23万。朱则成夫妇收钱后写下承诺并打下收条。

当年秋天,小王“如愿”到华中某名校报到入学。4年大学生涯中,小王有时感到不对劲,但每次联系朱则成夫妇,对方都给了“合理”解释,并且很快有“老师”来主动关心辅导他,一切显得很顺利。可就在去年毕业之际,小王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不同——没学籍,更没毕业证、学位证。他去找学校询问,得知自己念的只是成人教育类,并非该校正式学生。

带着后悔和愤怒,小王将朱则成夫妇告到法院。阜宁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王委托朱则成夫妇,通过金钱交易的不正当渠道为其办理就读高校事宜,该行为本身已经违反国家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为法律所禁止,应认定为无效行为。根据合同无效返还原则规定,裁定朱则成夫妇返还23万元。

该案承办法官提醒说,近年来高校招生改革,高校录取权力扩大,但不意味着分数不够靠“运作”就能上。如果收到所谓“招生中介”或“招生代理人”给的录取通知书,或是莫名收到某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应上网查询核对真伪,或者到当地招生部门咨询,以防上当。(文中当事人系化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