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别放大“职业风险”误导学子志愿选择

2014-07-15 11:29 来源:阳光高考

考了600分的向原告诉记者,当医生是她初中以来的梦想,临到高考[微博]结束填报志愿时,父亲却以医生职业“苦、累,收入低,风险大”为由坚决反对,她曾一度以死相逼,最终父亲才让步。

学医的风险真的那么可怕?这是在危言耸听。一度医患关系紧张,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诸多复杂的深层次原因,但我们也应该相信,作为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的白衣天使是受到人民群众尊敬的,医生这个职业还是光荣的职业。医闹毕竟只是极少数。

我们不能面对一段时期某一项“职业危机”个别事件的发生,而轻易否定一个职业的价值,放大一个职业的风险。最近有记者苦口婆心奉劝高考状元不要报考记者,这其中就有“记者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的因素。有一段时间有“老师挨打”,就有人呼吁别当老师;有警察过劳死,于是就有了中国警察是除民工外最劳累的群体,就有了干什么都别当警察的偏见;有城管被小贩打伤,就有了“城管不是人干的”的呼吁……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样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风险。哪一个职业都有压力都有风险。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压力,又有各种客观风险。没有哪个职业是完全无风险轻松挣大钱的。要想没有风险,除非是不选择职业,但没有职业也是有生存风险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搞职业风险“排行榜”,不必过度渲染某个行业的职业风险,发出放大“职业风险”的错误信号。搞什么“某某行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的提醒,什么“某某行业是最危险职业之一”的危言耸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职业选择,不能先入为主,形成一种错误的偏见导向。家庭不必干涉个人的职业选择,热爱的就是最好的。社会也应该克服行业偏见,不能向求职者发出“职业风险”的错误信号,造成人为的紧张和错误的引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