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就业选择不妨把眼光放开些

2014-07-15 11:28 来源:阳光高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中,大多数表现出对金融行业职位的向往。不仅经管类毕业生渴望投身金融行业,不少计算机、机械等理工科毕业生,社会学、法学等文科毕业生也在期望在金融行业谋得一职。甚至有的不惜中途转至金融类专业,以期在求职时更有针对性。

一提起金融业,往往会让人联想到西装革履、衣着光鲜、出入高端写字楼,拿着高薪,坐拥现代化的办公环境,可以说无论是办公条件,还是职业形象,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高大上”的味道,仿佛只要是能进入金融业的圈子,那都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尤其在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己任的上海,在金融机构扎堆的陆家嘴拥有一张办公桌,成了很多毕业生的梦想。在多个面向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网站中,金融相关板块是最热门的板块,简历投递量爆棚。金融机构的招聘现场更是十分“火爆”。

金融业作为“高端服务业”,具有地位高和薪资高等特征。据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公布的各行业平均工资数据,金融业以平均年薪99659元居首。然而,华丽的表象背后却是,“人才热”现象导致这些行业人才局部饱和。从某招聘网站统计的2010年至2014年的薪酬趋势来看,金融和IT等朝阳行业的高薪优势逐渐丧失,而行业人才过剩、职位低、压力大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现实正在渡河,观念却还在岸边徘徊。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选择金融还算是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如果仅仅是为了进入一个大家都认为收入高、待遇好的行业,而不管什么专业都一窝蜂地往金融行业里挤,并非一个明智的选择。跨专业就业不仅仅是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一种变相否定,更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相对金融等朝阳产业,传统医药、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遇冷,从国家发展角度来讲,金融业“爆棚”也并不是好事。因为金融业最终是要为农业、制造业等实业服务的,其健康利润的最终来源必然是实业,一个国家实业发展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业的发展。如果优秀的人力资源大量涌向金融业,不仅会带来金融业人才局部饱和与结构性矛盾,更会导致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从而影响实业的健康发展。一旦出现实业不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仅金融业受到影响,整个国家的产业基础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就业选择不妨把眼光放开些。如果毕业生置自己的教育背景于不顾,扬短避长,眼里总是盯着那些所谓“高大上”的行业,为了金融业这一棵树木而放弃整个森林,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沦为“结构性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教育背景,眼睛向下,脚踏实地,投身实业,才真的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才是个人之幸,国家之幸。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