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道德加分引教育公平忧虑 高考加分如何避免“走样”

2014-06-17 10:23 来源:格伦教育综合整理

很多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中容易走样。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可以消减政策执行可能带来的徇私舞弊问题。

虽然已过去一周时间,但高考依然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2014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新政,包含浙江在内的至少16个省份推出涉及考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照顾政策。

道德加分是否应该推广?高考加分政策如何才能不走样?6月14日上午,浙江省编制机构办公室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以“高考加分政策”为专题的公共政策沙龙,就高考加分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如何规范制度、完善执行等方面问题展开探讨。

道德加分引发教育公平忧虑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中,享受高考加分或降分政策的优惠对象主要有少数民族学生、退伍军人、港澳台学生、烈士子女、体育艺术特长生、学科竞赛绩优生、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受政府表彰的优秀青年等,在不同时期,加分或降分幅度有着明显差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可以清晰地说出各种享受高考加分的情况和分值,也仍然有很多家长仅仅是听说有这么回事,对具体内容一无所知。

浙江制定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按照规定,高中时,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需受到省级及以上的党委、政府表彰,方可加分10分。高考加分名单须经学校、市县、省相关机构的三级审核、三级公示后才能获得相应加分,但2014年没有一名考生获得该项加分。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家长对道德加分提出了质疑。

“思想品德怎么可以用高考分数来量化?”郁国忠在余杭一家建筑企业上班,孩子正在读高二,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样规定导向虽好,但对其他人而言不公平。孩子复习得这么辛苦,不断练习做题,图的就是多考几分,但做个轰动点的好人好事,就把其他人狠狠甩在后面,难道所有家长都要鼓励孩子去夺刀吗?

据了解,浙江省有30多万考生,1分就有五六百人,最集中的1分有近900人,10分就差5000个以上名次,就可能是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差别。高考加分最少也有5分,多则20分,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确实极易引起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忧虑。

“虽然是几分之差,却凝聚了整个家庭与学校的努力,加分政策的执行不能违背制度设计初衷,要体现教育的公平导向。”浙江省监察厅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余灿认为,政策制定必须是客观的、可以把握的,应避免主观因素的过度影响。道德加分可以鼓励学生见义勇为,但我们也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否会对学生安全造成影响?会不会给家长留下钻空子的空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