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道德加分引教育公平忧虑 高考加分如何避免“走样”

2014-06-17 10:23 来源:格伦教育综合整理

董继鸿是浙江省编办电子政务中心主任,孩子还在小学读四年级。和其他学生家长一样,为了孩子将来有更理想的人生规划,他早已开始研究高考加分的问题。他认为,衡量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必要可行,主要看标准的制定是否合理、标准的执行是否公平。

“推行高考加分政策的目的与初衷是为了弥补高考制度本身的不足,不能将高考加分当作奖励性措施。”浙江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黄辉说,归结为一点,就是加分能解决什么问题?加分政策的出台有其历史背景,在宏观导向上要“扶弱”,倡导见义勇为,还要体现权力的约束性、制度选择的唯一性,不能把社会责任转移给高考。如果其他制度能够解决,就不要通过高考这一指挥棒来调整。

规范体育项目避免执行走样

《法制日报》记者从浙江省教育考试研究院获悉,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共30.86万人,获得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的考生共有3996名,其中,体育项目加分的考生从2010年的1011人下降到了2014年的179人。下降的原因是,2014年浙江普通高校招生体育加分项目再次瘦身,彻底取消了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等“三模三电”项目比赛。

“三模三电”项目一度饱受争议。2010年,浙江有643位考生凭借“三模三电”比赛获得高考加10分的待遇,其中绍兴第一中学因为这个项目加分的学生最集中,有46人,许多官员子女因此加分。公众对比赛中的猫腻与项目的意义提出了质疑。

针对“三模三电”等个别体育项目上暴露出的问题,浙江从2011年起对高考加分进行大幅“瘦身”,取消“三模三电”体育加分项目、“奥赛”省级获奖者以及科技竞赛集体项目获奖者中除“第一作者”外的加分资格等。

在浙江省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处长汤宝春看来,高考加分政策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促进作用。学生的体质健康,对整个民族发展有重要影响,不能因噎废食,保留体育加分项目有其必要性。

“很多政策设计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中容易走样,因此要规范管理。”汤宝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知道这个政策,参与体育训练的人越多越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技之长。

对此,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丽娜表示认同,“不能把加分政策锁在柜子里,要强化社会公众监督,避免把好事做坏”。

张丽娜举例说,体育特长生加分,各地操作存在不平衡性,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认定,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一个班级有好几十个二级运动员的情形,影响了政策公平性导向。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包迪鸿向记者坦言,实践中,往往是政策实施前三年反馈良好,到了后三年就开始变样,职能部门有必要对政策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广泛吸收民意改进公共政策

浙江省编办行政体制改革处处长杨兆飞认为,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可以消减政策执行可能带来的徇私舞弊问题。

“应该给哪些人加分,加多少分,要符合大众文化心理。”浙江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所长吴华说,任何改革创新都要依法而行,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首先面临的是合法性的检验,是否有上位法的法源。

吴华建议,要让政策的合理性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政府就要依托学校,赋予其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此外通过公共政策的辩论,更广泛吸收民意,使政策更符合公众对教育公平性的需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