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今年的加分政策中,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一项格外惹眼。具体为:将“高中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纳入到教育部确定的“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加分项目中,仍为增加20分投档。
浙江在今年的高招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见义勇为和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可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对于这条政策,有不少家长担心,执行过程中怎么做到公平。
家长:见义勇为能加十分,分值不小,可能随便弄出一个事情出来,然后去见义勇为去上报。这个评价标准比较模糊,什么是见义勇为,怎么鉴定他道德上能加分。这件事情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难以规范,也难鉴定。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中学高三班主任黄老师也有他的顾虑:对高中生来说,(见义勇为)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而且我也得思考,他见义勇为的能力是有限的,自身的安全考虑,也不鼓励未成年人参与这样一种事情。我觉得重视高中生的德育,不是靠高考加分就能解决的。
思想品德无法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如何界定成了问题。见义勇为虽值得褒奖,会不会成了潜在的鼓励,引发学生安全的担忧呢?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直言:各地出台政策还是要慎重。
储朝晖:说是思想品德或者是见义勇为,这样的方式依然会有人作假,而且这个作起假来更容易,你看起来这个人是有见义勇为的证据,那么他是真的见义勇为,还是有意为了高考去见义勇为呢?这个很难去判断,这个新的政策出台的时候,一定要以专业的方式来操作才行,否则的话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既然如此,高考还应不应该加分,怎么加?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认为,高考加分政策还是利大于弊。
张惠英:因为国家在考试方向上、大政策,以后越来越淡化一考定终身,淡化总分制,所以更愿意让孩子们发挥个性特长,也加大了很多大学自主招生的权限,向更好的方向引领学生和学校的教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考改革,要从管理体制层面下手,简政放权,把招生的主体权还给高校。
储朝晖:第一个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第二个是招生体制的改革,第三个才是考试测评体制改革。如果管理体制不改,仅仅改这个分数,那只改了一个细枝末节,没有改根本的,管理体制改了以后接着最关键的是要改招生体制,要把招生的主体由政府转向高校和考生,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哪怕要招哪一个层次的学生来决定他应该怎么去考试,应该怎么去了解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才走进一个专业的进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