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我国将出台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的改革措施

2014-05-12 10:42 来源:半月谈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将出台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的改革措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一时之间,中国职业教育春风扑面。

一方面,技能型人才缺乏,职校毕业生却薪资微薄、难获尊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职业教育“分流”却力不从心。现实充满矛盾,难题悬而未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过往模式的“升级版”,如何破题备受期待。

人从哪里来?

——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可期待的前途”

破题第一步在于生源,也就是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当前,就读职业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中考、高考的“备胎”选择,职业教育成为落榜生的“收容所”,生源质量堪忧。

一项面对上海、云南、广东、山东等地13所中职、高职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72.2%的中职学生选择的答案是“未能考上普高”,73.1%的高职学生选择的答案是“未能考上本科”。

“连三本都考不上,才去读职校,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是这样的心态。”湖南铁道职业学院院长姚和芳告诉记者,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认同度很低,所以很难招到好生源,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入学。

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将出台方案,出台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的改革措施。这是否意味着职业院校不再“捡漏”?被本科院校“筛过一遍”的生源窘境,是否会成为历史?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新政”前景仍待观察。“如果现实中观念鸿沟和酬劳体系难以突破,那么高考‘双轨制’也无法真正打破生源困境,生源结构不会发生本质改变”,储朝晖认为,要提升生源质量,关键在于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来,而不是被淘汰之后被动选择”。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确有限。“哪怕是不爱读书、不愿深造的孩子,也宁愿读个三流大学,不愿意来职校学一门手艺。因为大学文凭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通行证和福利卡。”姚和芳说。

赋予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才是回答“人从哪儿来”这一问题的关键。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认为,内在动力,取决于一个“可期待的前途”。这不是教育一个层面的问题,例如,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或许就会改变许多学生的入学选择,“如果农村孩子不需要靠大学文凭来换城市户口,他可能就会高高兴兴去学一门实惠的手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