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高考改革:推崇国学让中国人典雅谦和

2013-10-28 18:32 来源:华商网

“考试是最大的导向,加大国学内容,目的是让我们成为典雅谦和的中国人。”10月26日,在2013亚洲教育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表达了对当前各地高考改革增加语文、国学内容的看法。她认为,把这些国学教材里的东西融化进生活,才是下一步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推崇国学

跟中国的国际形象相关

日前,北京出台了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了英语分数,将语文分数增加到180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包括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内的不少专家都呼吁"增加的30分应放在国学上。"

于丹作为知名的文化学者,长期研究中国国学。她表示支持这项改革,"加大国学内容,不是让你把《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而是让我们成为典雅谦和的中国人,这些是与当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相关的。"于丹说,她在国外看到,大声喧哗的旅游团队好像都是中国人,而在国外出现中文标示的地方,要么是大商场,要么就是地上禁止钓鱼、禁止践踏草坪的警示牌。"民族文化基因如何体现在今天的行为上?当你不大声喧哗,能够彬彬有礼,语言本身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人的行为传递的东西。"

国学教育

应该从牙牙学语时开始

于丹认为,国学教育会告诉大家什么是中国人。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对艺术的接触,而这一切都是从小孩子开始的。"什么叫国学,不要把国学当作一门外在的学问,国学是中国人做人的基本素养。"于丹说,一个家庭从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应该给他一个氛围。比如说,家人之间帮忙了要说谢谢,做错了事情要说对不起,吃饭先让老人动筷子等等,这些都与国学有关,因为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就是这些内容。

她还指出,"中国大陆的孩子很大气,视野也很开阔,但是怎么扬长避短,怎么把国学教材里的东西融化成生活,我想这才是下一步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艺术教育

开发人性,需去功利化

10月26日上午,于丹参加了2013亚洲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艺术教育与文化发展论坛"。她指出,当前艺术教育面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去功利化"。

于丹说,艺术教育作为整体教育中的重要补充,更多的是强调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于丹表示,有了艺术,就有了更优美的表达方式,"而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与人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她说,当前很多家长[微博]还给孩子讲,努力练习考级升学会加分。但家长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把艺术当作了泥瓦匠的技术活,"作为对艺术教育有导向作用的考试,目前也在改革,考试制度中‘特长生加分’的部分以后会逐渐缩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