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江苏2016高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分析

2016-01-19 12:02 来源:

[解读变化]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中学,陆群(中学正高级、特级)

主要变化及意义:1、“命题指导思想”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强调“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这是贯彻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培养学 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地理教育新要求,逐步明确学生在完成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 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2、对一些表述的用词和文字表达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表述上更精练、科学规范,要求更明确。个别地方内容上做了增加,如:“考试目标 与要求”中第3点第二条中增加了“综合”要求;“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中,“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增加了对江苏省省辖市“分布”的要 求、“人口增长模式”增加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增加了其推进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 过程”增加了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3、对一些“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做了明确的限制。如:“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中做了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 生存和活动”影响的限制、“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城市化过程”中做了“中国”城市化的意义的限制。这些限制使要求更加明确、具体,针对性更强,难度也略微 下降。4、“典型题示例”变化较大,“单项选择题”换了四题、“综合题”换了一题、“选做题”则全部更换。凸显了命题进一步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 的转变。

复习建议:“2016年地理高考说明”总体变化不大,保持了以往的稳定性并走向成熟。所以按照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备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重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 的地理思维,是地理高考所考查的重点,必定也是地理高考备考所要关注的重点。1、地图技能:识图、绘图、用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关键,备考中要强化训练学生 借助地理学习获得地图知识,能正确阅读地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2、空间视角:重视对地理事物、地理效应和地理过 程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正确地透视,搞清楚“它在哪里”“它所发生的时间”“它的状态如何” “它为什么在那里”“它将如何演变”等问题。3、综合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 基础上,学会调用合适的地理原理去阐述地理过程、成因及规律等。特别是在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和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时,要学会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方法认识 和把握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4、人地观念:要在教学中始终渗透“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学会运用正 确的“人地观”审视人类的各项活动。

二、运用地理视角看待热点问题热点往往是高考命题无法回避的点,备考中要摒弃一味关注和记忆具体热点材料的做法,学会透过情境材料,运用地理学观察、 认识世界的角度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结合相关地理原理,对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解释,提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 施。

三、关注考试说明的主要变化每一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修改,是命题者从学科考查要求和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所作的相应调整,备考中要对这些变化做出正确、准确和深入地解读,并适当增加备考的内容和策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