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江苏2016高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分析

2016-01-19 12:02 来源:

第三,重视实验探究,突出科学实践。考试说明中列举的两道实验题突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探究性,提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操作,关注实验过程的具体细节。因此,实验复习要真正的带着学生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技能,懂得思考,学会探究。

第四,创设教学情境,践行学以致用。示例试题在素材选择、使用和呈现上都很精心细致,追求完美,这提示在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新颖真实的情境,引导学 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在新情境中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要能激发学生对真实而有趣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爱生活、重实践、勤思考的习惯,防止和 克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机械方式。第五,关注内容变化,把握复习导向。一般来说,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命题的价值意向,很可能在当年的考试 中有所体现。今年新增加的第62个知识点,尽管是“I”级要求,但与常见的热学现象联系紧密,复习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化学]从稳定中看微调 在选择中求高效

[解读老师]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经志俊(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

一、主要变化及意义江苏省2016年高考说明(化学科)整体稳定,局部微调。命题指导思想略有变动,将命题原则归入首段,再从命题理念、命题内容和命 题特色三点进行阐述,整合后编写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把握。考试内容及要求有10处内容进行了微调,让要求更明确、文字更精炼、文本更规 范、示例更典型,其中3处变化值得一线教师在备考复习中重点关注。1。 p30,对于技能要求层次中“综合应用”表述的调整,表明今后可能会更加注重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区分学生学 科能力的高低。2。 p3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⑧中用“理解物质的量”替换“理解摩尔(mol)”。决不能简单理解为对摩尔(mol)不作要求,“理解物质的量”这一要 求中自然包含对其单位“摩尔(mol)”的理解。3。 p36,典型题示例中用2015年高考试卷的第3题替换了2014年高考试卷第6题(围绕NA计算与判断),提示“围绕NA计算与判断”的考查方式可能会 有所调整二、复习建议

鉴于江苏高考化学命题的稳定性和等级评价的特点,基于减轻备考负担,提升复习效率的宗旨,提出以下四点复习建议。1。依据学情明确目标依据学生基础明 确备考目标,制定备考策略。以冲A为目标,需全面夯实必备知识,不留知识盲点,全面提升学生能力,不留能力死角;以达B为目标,应对照测试重点梳理知识, 不求面面俱到,针对测试热点强化训练,不必分分计较。2。依据考点精减知识在“研读测试说明”、“剖析真题考点”及“分层定位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精减知 识点,降低信息储存的容量,减少信息提取的干扰。在“凸显逻辑联系”、“突出转化关系”、“彰显归纳比较”和“强化方法指导”的原则下,通过“图片化”、 “网络化”、“表格化”和“案例化”等形式高度整合知识点,提升知识内化效果,拓展能力提升空间。3。依据题型优化策略按题型划分复习专题,整合复习内 容。通过“梳理考试热点”、“夯实必备基础”、“建构思维模型”、“剖析测试真题”、“仿真变式训练”、“典型错误归因”等环节聚焦必备知识、建构解题模 型、提升思维水平,规范表达要求。4。依据进度仿真训练加强试题研究,精心筛选试题,摒弃偏离现行风格的陈题,删减超出江苏要求的考点。一轮复习重组高考 真题中的热点素材进行针对训练,二轮复习针对题型进行仿真过关训练。力求知识训练不超“纲”,能力训练不超“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