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不知道孩子所拥有的材料报名自主招生能否通过初审,那么什么样的考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初审呢?下面让我们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来具体分析吧!(中国政法大学去年公示的自主招生初审名单不仅清楚地说明了每位同学的姓名、地区、高中,对于符合奖项条件的同学,也注明了他们获得的具体奖项)。
去年,中国政法大学的初审通过名单可以说是诸位没有奖项的同学的一颗“定心丸”。在通过初审的866名考生中,符合学科竞赛自荐条件、即获得过奖项的有335人,无奖项考生有531人。有奖报名的同学和无奖报名通过的同学比例是1:1.59。去年通过中国政法初审的考生中,有大半部分都是没有竞赛奖项、但是凭借在自荐中展现出自身优秀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得到高校专家的青睐,通过初审。
看到这里,可能同学们又有疑问:“那有没有获过奖会不会影响最终的录取结果呢?”答案是不会的。果你通过初审,获得自主招生测试的资格,那你最终能不能拿到加分,能拿到多少加分,将完全由你在测试(笔试、面试)中的表现和成绩决定,和你曾经获得过的奖项没有关系。
也许会有家长问,中国政法大学是不是个例?其实不是的。我们用数据说话:去年全国五项学科奥赛拿到省一获奖的大概在6000人次左右,全国有五项学科奥赛省二、省三奖项的大概在4万人次左右。而去年全国高校通过初审的人次超过11万。从通过初审的人头上看还有至少一半的考生是没有五项学科竞赛奖项的。如果从人次上来看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考生是没有五项学科竞赛奖项的。更多的考生还是通过其他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具备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从而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
话说到最后:其实2016年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主要分为五类:一是有无获得五项学科竞赛省级奖项;二是有无获得过科技创新类全国性奖项;三是有无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论文、有无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过专利;四是单科成绩排名在全年级是否进入前10%或5%。五是具备相关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有材料证明的。
地区 | 学校 | 对成绩要求 |
北京 | 清华大学 | 清华“领军招生”要求考生“一贯优秀并具创新潜质,综合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5%优先 |
北京 | 北京大学 | 北大“博雅计划”则要求考生“学业成绩突出、基础学业成绩原则上应位居全年级前1%以内” |
上海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高三外语成绩排名在全年级前5%以内 |
江苏 | 东南大学 | 学科成绩优秀(数学或物理成绩年级排名前15%)且创新潜质突出的理科考生 |
江苏 | 南京师范大学(仅本省) | 高中阶段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任意一门单科学习中,成绩有三个或以上学期位于年级前5% |
四川 | 四川大学 | 高中生物成绩特别优秀 |
四川 | 西南交通大学 | 在利兹学院报名条件中有要求高中时期,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英语成绩获得过满分 |
四川 | 电子科技大学 | 省级重点中学学生高中阶段数学、物理、化学任意一门单科学习成绩各学年均位于全校前10% |
陕西 | 西安交通大学 | 高中阶段数学、物理或化学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单科平均排名在全年级前5%的考生(需提供该科目历次考试的成绩单及排名) |
山东 | 山东大学 | 报考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等理科类专业的考生高中阶段上述专业对应科目(报考药学类专业对应科目为化学)的单科成绩在历次期末考试中均列年级前10% |
山东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高中阶段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任意一门课程单科学习成绩各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均位于年级前10% |
广东 | 华南理工大学 | 自主招生A类中:语文、数学或物理高中三年中五次期末成绩的三次及以上达到满分的80%及以上 |
重庆 | 重庆大学 | 在对数物化生及信息类等有浓厚兴趣、单科成绩一贯优秀或有突出表现,或在外语、写作、演讲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考生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可经中学(任课教师和校长)或相关领域两名专家实名推荐 |
辽宁 | 东北大学 | 外语类招生:高中阶段外语成绩突出,期末或模拟考试外语成绩有2次达满分90%以上成绩的考生 |
甘肃 | 兰州大学 | 高中阶段同一门单科成绩至少三次在期末考试中全年级排名前5% |
黑龙江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单科成绩年级排名前1% |
河南 | 郑州大学(仅本省) | 在法学、英语、德语、历史学、考古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国学方向、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招生专业具有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和发展潜质且学业水平测试相关科目等级为A(要求提供纸质证明,学校加盖公章) |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