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每年招生25人左右,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环境专业知识,又具有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等跨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环境管理人才。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包括环境科学基础、社会与环境、环境经济与管理、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海外交流与学习等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提供充足的国际交流机会。全额资助“一长一短”两次国际交流与学习。“一长”是指学生至少有一个学期在海外学习;“一短”是指学生在国家级专家带队下,亲身参与环境领域国际公约大会。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到国际机构、非政府公益组织、知名跨国企业以及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外交部等政府机构实习开展全球环境合作事务实践。开展本硕贯通培养。本科毕业后,在研究生阶段衔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耶鲁大学联合培养环境双硕士学位项目。2015年,首届毕业生中超过3成直接推免清华研究生,超过4成出国读研,另外还有超过2成的学生直接进入清华-耶鲁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由清华和耶鲁联合培养。
2015年,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首次按照航空航天工程类进行大类招生,入校后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入口为航空航天工程大类方向招生,前两年打基础不分专业,后两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三个不同专业教学模块(航空航天、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任意一个出口方向进行学习、推研和出国深造,分别按三个专业授予工学学位。钱学森力学班将在高考、入校后二次招生及大三大类分流时分别择优招生。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青年有梦,齐家治国平天下;清华有魂,自强厚德求卓越。行健百年,等你加入!
清华提高国际化水平 本科生参与国际交流
清华大力提升校园整体国际化氛围,建设了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开设130门全英文本科课程,其中经管学院、生命科学院、法学院等院系都实现了核心专业课英文授课,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国际化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清华的生源结构也在朝着国际化迈进;每学期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外国本科留学生在清华学习,在清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居中国高校首位。在1200余名留学生研究生中,有一大批毕业自世界名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此外,清华还吸引了一大批海归名师,如姚期智、丘成桐、施一公等,这些国际一流的师资力量,带领学生学习业界最前沿的知识;清华还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如诺贝尔奖得主等,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包括指导学生的科研和学习,
在清华,学生的国际交流机会也是非常丰富,清华大学与115所国内外顶尖名校正式签署校级学生交换协议,超过50%的本科生可参与国际交流;本科生出国交流形式多样,涵盖暑期实验室研修项目、海外暑期课程项目及国际重大学生竞赛等,其中一学期以上交换学习项目已经占到40%,
最近几年,清华大学还建设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比如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目前已经启动全球招生,首批学员将于16年6月正式入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也启动招收学生,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清华大学还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开设了30项联合培养双硕士学位项目,包括MIT、耶鲁等顶级大学在内,与清华联合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可以说,身在清华,已经能够享受到全球顶尖的教育资源。
无论你来自农村、城市,无论你想学习文科、理科、工科还是医学,无论你未来想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无论你希望成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还是治国栋梁,在清华大学,你都能找到一片自由的天空。
清华足够大,给你无限可能
清华大学现在设有19个学院55个系,是一所集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具有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优势学科布局,具有工科整体优势、理科高端走向、文科精品建设、全面综合发展等专业特色。
清华的工科具有毋庸置疑的强大优势,目前已经是国际一流水平,在QS学科排行榜上,大陆高校中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20,其中7个学科都是清华的工科专业。清华的理科一直坚持高端走向,一方面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科研学术大师,能够作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本科生能在本科阶段就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毕业后能前往本学科最顶尖的大学继续深造,比如哈佛大学数学系每年全球招收十名左右博士,近几年清华数学系每年都能有1到2名同学被录取。清华的文科历史悠久传统雄厚,虽然目前规模不算大,但在国际化、复合型等人才培养方面都在国内高校的前列,近些年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科顶尖考生。
在本科培养阶段,逐步形成了以“学堂计划”为代表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简称拔尖体系)和以“国际班”系列项目及“实验班”系列项目为代表的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简称领军体系)。这些学堂班、国际班、实验班都是清华的精品培养项目,建立了完备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我们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经济与金融国际班,都取得了国家级的教学成果奖项。
清华大学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对于怎样培养人,也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案,概括起来就是:三位一体,以学为主,通专融合,多样成长。清华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成才环境;此外,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成立了新雅书院通识教育实验区等;同时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
清华大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加学生的自由选择度,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比如提高转系、转专业自由度,推动二学位、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改革奖学金评定荣誉体系等。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把学生培养成一种类型A,通过学得早一点、深一点、多一点,使之从A变成A+,而是要从A到X,培养多种类型的人,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上各具特色。
4月15日,清华大学刚刚发起成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倡议书,清华现在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重点打造 “兴趣团队”、 “创客空间”和“x-Lab”等“三创”平台。学校还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创业教育,“学堂在线”新开通“中国创业学院”频道,推出系列创业在线课程,为校友提供终身学习服务,鼓励清华学子终身学习、终身创业,终身提高。
清华足够大,能给你无限可能,能包容、实现你的任何梦想,无论你来自农村、城市,无论你想学习文科、理科、工科还是医学,无论你未来想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无论你希望成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还是治国栋梁,在清华,你都能找到一片自由的天空。优秀的青年学子们,清华大学向你发出诚挚的邀请,我在清华等你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