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
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崇文门中学、花市小学、第九十六中学
共涉及23校次
开启“5+2”高校直培计划
此次综改最引人注意的是东城区与高校直培合作计划。东城教委副主任尤娜表示,5+2是探索高中与大学课程的衔接。东城区正在申请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一旦获批,东城将在区域内遴选2至3所示范高中与高校牵手,约计9对,约涉及21校次启动“5+2”直培机制,所谓“5+2”则是学生在高中期间学习5年,大学期间学习2年。但目前该政策仍在研讨、批复中。
15对高校教育机构联合办学
今年,东城区教委还将借助“首都高校支持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积极推进与首都高校、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联合办学包含学校
1.首都体育学院——安外三条小学
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五中教育集团
3.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中学
4.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中学
5.国家大剧院——第一六六中学
6.国家大剧院——校尉胡同小学
7.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史家教育集团
8.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
9.北京工业大学——广渠门中学
10.北京工业大学——第九十六中学
11.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革新里小学
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十五中学
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五十五中学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六十五中学
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零九中学
共计15对,涉及3集团
衔接互通联合培养
下学期东城还将推出6对初中一体化、初高中衔接等联合培养学习。此前,广渠门中学和龙潭中学已实现了“一体化招生”。龙潭中学初一年级招收4个班,与广中的10个班共同在广中上课。所有14个班的学生统一编班,统一管理,全面享用广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今年,东城计划让更多的学校实现这样的资源共享。目前确定了6对“打破学校壁垒”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
▲联合培养新模式包含学校
1.第五中学——第一中学
2.东直门中学——第一六五中学
3.第二中学——第二十四中学
4.第一六六中学——第一二五中学
5.广渠门中学——龙潭中学
6.广渠门中学——崇文门中学
青少年学院可获双学籍
东城区本轮综合改革的“重头戏”是建立东城区青少年学院,学院是在东城区蓝天工程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青少年学院将整合全区校内外的学科资源、文艺体育资源、科技资源等,建立一套“区级课程”。开设从小学到高中覆盖各学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选修课,将学院课程纳入到学区、学校的学生课程体系之中。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学院师资队伍的基础,同时吸纳高校科研院所,国际顶尖领军级人物做学院导师。尤娜介绍,未来,东城每学期将拥有一张“大课表”,所有区域内学生打破学校壁垒,在全区内选课培养。
学院成立后,学生在学院内的学习记录也将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作为学生综合评价评定指标,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也就是说,东城学子将拥有“双学籍”,除“一生一号”的学校学籍外,学生还将拥有一个学院内的学籍。具有一定个性特长、获得学分和成果认定、通过审核的学生可进入学院中长期课程班系统学习。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