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北京英语中高考将强化听说能力考查

2014-11-14 17:27 来源:格伦高考

□科学教学

初一开设物理化学实践课

明年起,本市将一改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化学课的传统,从新初一年级起即开设此类校本课程,通过学生小制作、小实验等科学活动的方式,带学生走进科学类学科的大门。依据新发布的《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将覆盖义务教育各阶段,考核列入中考评价体系。

科学实践课可在校外

《意见》规定,从初一年级起,物理、化学学科将以校本课程方式出现,每周1课时开展比较系统的科学活动,渗透理化生地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在初二年级开展每月1-2课时的开放实验指导课,指导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具体的科学活动,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市教委要求,理化生地活动课采用校内外活动结合方式,选择综合性主题,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内容,采用观察、实验、制作、参观、调查等活动方式,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

全市教师将集中培训

调整改进后的理化生地等学科,将建立起“刚性知识+柔性活动”的主题活动式课程体系。与此同时,适度加大课程自选的比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自愿选择学习活动。市教委要求,实践活动要覆盖到所有类型初中学校,可安排在周末进行。

《意见》实施之后,北京市教委还将组织市级教研员对全市初中理化生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开展教学指导,进一步研制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主题、标准和机制。

实践课纳入中考成绩

市教委要求,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中,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考核情况将纳入中考评价体系,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中考物理、化学学科成绩。

此外,北京市以及各区县教委将根据自身特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市、区县、校网站上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菜单式服务,形成“科学教育超市”。

>>解读

实践课有利于知识衔接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意见》将有望切实解决科学类学科教学以往方式单一、实验教学薄弱、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深层次问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室主任陶昌宏介绍,此前在小学有科学课,里面涉及一些基础物理知识。中学后,直到初二才开设物理课。“初二开设的物理课,直接就让孩子学习阿基米德定律等定论、概念,实际上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很生涩。”同时,陶昌宏认为,从以往的课程设置来看,小学和初中之间的物理学习是“断档”的,现在新开设物理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将知识衔接起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