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四:一线外语教师会否被分流或者下岗?
北京一所示范性高中英语教师王丽称,校内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对高考改革“人心惶惶”。为了保高考升学率,很多老师都担心学校减少英语学时,把减少的英语课时增加到语文课上。“这意味着学校用不了这么多英语老师了,有些老师尤其年轻教师可能会转到非教学岗位,收入锐减。”王丽说,很多一线英语教师对 即将到来的改变持抵触心态,“有的学校按兵不动,说这个政策还会再倒回来。”
还有一些英语老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在日前北京举办的某招聘会上,校外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师岗位显得火爆,应聘者在展台前排起了长队。这些培训机构对英语老师开出的底薪都在每月5000元以上,大部分许诺工作一年后月薪上万,最高可达3万元。几位来求职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信心满满:“现在的 教育模式不发生大的变化,英语教师肯定会继续火下去。在培训机构当英语教师,干好了也有前途。”
疑问五:能否强化母语主导地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表示,语文学习没有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不少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远远超过语文,甚至有个别学生为此挤占语文学习的时间。他认为,通过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这样的导向,既能强化母语教学,且可能会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契机,这将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篇文章指出:高考“去外语化”,有利于中文的正本清源,也能从骨子里真正给学生减负。报道称,我国基础教育要想长袖善舞,我国高等教育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给外语教育降火退烧,让其回归工具属性,保证母语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但《现代教育报》的一篇报道称,“汉语弱化”的根源并不在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很可能与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流、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思考和手 写能力有关。应该认识到,真正的中高考改革,其根本还在于做好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手术”:一则改变当下愈演愈烈的应试化和功利化的教育教学,回归育人为本 的教育规律;二则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发挥社会阶层调节器之功能,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倘若不做根本性的变革,一切都无意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