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眼中的
她
同学们都叫她“王老大”
班上的同学给王旎瑞取的外号叫“王老大”,因为她是班长,在班上的号召力不亚于班主任。
班会课,解决班务问题,一律由班长主持,班主任老师甚至可以不出现。上课迟到、学习早退、清洁值日、调整座位……一系列的问题,王旎瑞和班委都及时解决,把班务工作几乎做到了极致。
班主任唐海英老师说:“王旎瑞是我得力的帮手,在同学中很有威望,而且气场强大。校艺术节期间,她一人担当多项任务,英语大赛主持人,辩论赛最佳辩手。同学私下说‘她是我们场上的主心骨’。”
创新班上课与众不同。如语文课不按教材上课,开口语课,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演讲和口才。一开始让同学们自选话题,上台演讲,后来是即兴演讲,分组辩论。王旎瑞高一时的班主任张万国老师说:“王旎瑞总是课堂上最活跃的。”
在唐海英老师眼里,王旎瑞最难能可贵的还有无私、善良、大气。西大附中附近有一所智障学校,热心公益的她了解后,发起并组织了“30分钟的希望———帮助特殊学生”公益活动。
爸妈眼中的
她
她不愿学,我们也不强求
王旎瑞的母亲是个会计,父亲在材料研究所工作。对女儿的教育从来没有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夫妻俩都在尽力给孩子营造一种民主、快乐的家庭氛围。
尊重兴趣
王旎瑞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提出想学画画,家长[微博]支持了她的想法。没想到女儿中考却给了他们一个惊喜———“美术成绩全校第一”。
夫妻俩曾建议女儿学钢琴,可学了一个月,王旎瑞就不愿学了。父母没有勉强孩子学下去,只是笑称“教育投资是有风险的”。
自我学习
引导孩子自我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则,是王旎瑞在小学阶段父母做得最多的事。
夫妻俩摒弃“填鸭式”灌输教育模式,对孩子讲道理,多鼓励。告诉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尽快完成作业的好处,给孩子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让她知道努力的方向。
民主
从上小学开始,王旎瑞跟父母一直都是无话不谈的“伙伴”,这得益于家里“民主”的氛围。家里无论大事、小事,三人一人一票,让孩子跟大人同样有发言权。
王旎瑞放学后,可以做一切她感兴趣的事,包括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看电视剧、画画、看小说。
超前阅读
在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就开始给她讲四大名著的故事,一天一个,不厌其烦。故事讲完了,爷爷又让孙女自己复述给他听,而后又让她自己编故事,天马行空。
小学的时候,王旎瑞涉猎了比同龄人多N倍的书籍,现在高中快毕业了,她看了4个书柜的书。现在,她参加辩论赛常常旁征博引,很多都是之前打下的基础,而学习上效率颇高,也是得益于此。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