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全国高考文理不分科 统考科目大设想

2013-11-22 10:59 来源:哈报新闻网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引起人们巨大的关注。

一些专家表示,“文理分科”很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比如理科学生不学政治历史地理等知识,会缺少文化底蕴,而文科生不懂物理化学生物,思维就会缺少理性和条理。所以,“不分文理科”,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同时,很多家长也关心“今后高考科目如何减少?”“文理不分科是否加重学业负担?”对此,一些教育人士给予了设想。

设想一

语、数必考其他科目采取学分制

数学、语文作为核心学科,不应发生变化,其他学科都可以实行学分制或考级制。数学作为重要的通识教育学科,是最不可能,也最不应该“滚出高考界”的。语文则具有跟数学同等的地位。除通识教育学科外,其他学科则都可以作为高考“减少科目”的“试点”。在英语学科上实行社会化考试或考级,其实十分可行。英语不是通识教育范畴,而是工具学科。将工具学科通过考级来进行考核,并通过高校对级别的要求来报考相应高校,不仅没有削弱英语等工具学科,反而可能是一种强化。在有关教育人士看来,文理6科,也都可以使用类似的考核方式,或是使用学分制。

设想二

核心学科外学生自选考试科目

“可以适当减少一些考试科目”,一些教育人士认为,“减少科目”的高考形式,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即学生自选考试科目。

有关专家认为,近些年来,我国虽然也一直在鼓励和实施分省命题,但大多模式仍是“3+X”,“X”往往包含了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这对学生来讲负担还是过重。欧美国家在中学阶段,会规定学习的核心学科,将其作为高考的必考科。除核心学科,学生们则可以凭自身的水平、能力以及兴趣,至少再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其他学科参与考核。

至于核心学科,语文、数学毋庸置疑。有关专家称,欧美国家,除语数之外,核心学科还包括一门“科学”学科。“文理6科没有孰重孰轻之分”,某中学校长胡齐鸣认为,文理6科各具专业性,不适合统一“裁剪”任何科目,应该让学生自选兴趣科目专攻。

设想三

语文+数学+大综合+专攻学科

某校特级教师郭子其认为,“减少科目”,不应裁减掉某一学科,而是学科重组后而产生的科目减少。在他看来,可能性较大的一种方案是:语数两科,加上文理6科降低难度后的大综合科目,再加上学生自选的一门专攻学科。

“这次的改革方向很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郭子其认为,学生既要减轻负担,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因而大综合的设置很有必要。当然,6科综合后,各科难度必须降低,这样就普及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与此同时,为了突出重点,除了语数两门重要学科外,学生需有一门专攻学科,让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

观点

只在形式上纠结难破应试教育困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原来分文理科,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现在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只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没有录取制度的改革。这并没有触及核心,“不分文理”日后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国外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选修课来完成学业,同时根据大学的要求进行申请学校,而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录取中每分必究,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改观。

他认为,高考改革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简单地说,就是中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自主招生。按照这种招考模式,中学才能摆脱考试指挥棒,自主设置课程,不考虑分不分文理科,也不用考虑哪些科目高考考或不考,实行学分制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难度,喜欢文科的多选文科课程,喜欢理科的学生多选理科,在学生升学时,用统一测试的成绩、中学学科学习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结合这两项成绩以及面试考查录取学生。尚 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