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配合自省,纠正习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人都有缺点,孩子身上也会有一些不利于有效学习和应考的坏习惯。家长在备考阶段最能帮助孩子的,就是在建立良好的亲子交流的条件下,引导孩子自省,协同改掉不好的习惯。下面举几个我协同孩子改正习惯的实例:
1、让粗心变成严谨
孩子进高中不久,就暴露出粗心的坏毛病。我在给孩子纠正这个错误时,由于方法过激,走了一些弯路。在发现问题后,我罗列了孩子看错符号、抬错数据、马虎审题、考试漏题、填错答题卡等等错误,用毛笔写就贴在孩子书桌前的墙壁上,还加上如下按语——都像你一样粗心,杨利伟就不用回来了。孩子回家看见后,非常抵触,回应是你难道就没有出过错,当时很是下不来台。待孩子平静下来,我通过一篇写给孩子的日记,首先承认自己的过激,同时指出一个负责任、有抱负的学子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避免今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能为民族担责,就不应和老父这样的平凡人较短长。“认真”两字好说难做,重在坚持。只把今天把在草稿纸上的演算当作是明天担大责时绘制蓝图,在平时练习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用好习惯克制坏习惯,坚持下来,好习惯就成为习惯。诚恳平等的交流,终于得到孩子的认同。我也通过这件事的反思,改正了自己的交流方式,升华了亲子关系。
由这开了一个好头,后来是一发而不可收,改良的习惯也越来越有自身针对性,少了坏习惯的羁绊,孩子越来越像是一个灵活矫健的运动选手,这为成功高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粗心的戒除,后来成了我孩子高考致胜的最有力武器。
2、让听课有效率
由于孩子上高中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老是讲话,坐不住,为此没少挨老师批评。既为学习下滑苦恼,又为不能有效利用时间自责,心急气燥,完成作业都成了问题,更没有时间用来预习,听课效率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学习差了,想听听高手的讨论别人都爱理不理,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改善了的亲子关系在这时开始发挥作用,一场父子乒乓球对垒后,返家的途中,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事,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孩子总结了一下几点:课前预习,让听课有针对性;课中听讲,重点解决预习过程中自己没能搞懂的问题;课后巩固提高。这个道理谁都懂,可孩子学习一下滑,想的是通过多做练习迅速赶上,一拿起参考书就忘了预习,思想上根本不予重视。尝到有效学习习惯所带来的甜头后,孩子会自觉的完善学习习惯,让学习过程步入良性循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