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的“翻转课堂”,让思修课“活”起来
有了开放式的大规模课程在线平台与视频课程,有了优质的师资,如何让思修课真正地“活”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对复旦大学的教学团队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
2014年春季学期,复旦大学选修“思修共享课”的学生有528人。为了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学校将选课学生分成了25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数控制在25人以内,配备1名主讲教师、1名助教,并要求教师和助教全程参与二次课程直播互动和四次小组专题讨论。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小班内的学生就理想信念、道德思考、法律素养、四大生活领域的规范四个主题进行讨论,每个班级再分5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教务处与助教通过平台提供的学生特点测试,把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分在一组,促进他们沟通、协作和冲突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差异中自我组织管理。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交流互动,问题也将更接地气,有助于改善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这种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平时完成知识的学习,使课堂变成教师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据高国希介绍,混合式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自我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思考辨析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严谨思维能力。据悉,课程的考核方法也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