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吴锦泉:慈善老人(吴锦泉,男,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
吴锦泉,今年84岁,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
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家企业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全村19个村民小组,也纷纷捐钱,从而使“锦泉爱心社”的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款14000余元。救助的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
19、金旭:沉默英雄(金旭,男,44岁,吉林省个体户)
20年前,24岁的金旭因为一次车祸,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曾想过自杀的他,走出绝望后开办电脑培训班。因为体会过绝望的滋味,金旭对弱者充满同情。残疾人到电脑培训班学习,免费;贫困学生来学习,只收半价。不少人慕名而来,有些贫困孩子不仅没有学电脑的学费,连生活费都没着落,金旭就自己拿出钱来资助他们学习。
金旭的电脑培训班得到了残联的大力帮助,他也成为残疾人的创业明星和带头人物。每年过年过节,金旭都要掏出钱来,到那些贫困的残疾人家去慰问。每当从电视上看到有贫困孩子无钱上学,金旭就让学员们推着他找到那个孩子为他捐款。
这些年,据残联统计,金旭向贫困学生和残疾人捐款捐物达到64万元。这些钱,都是他从一天一天教授电脑的收入中节省下来的。他资助残疾人和贫困学生的事迹被报道后,当地媒体接到一个电话,揭开了20年前车祸的真相。20年前,金旭正是为了救他人才不幸遭遇车祸,受伤致残。这么多年,金旭从未说起过此事。他说,当初救人也没想着要回报。
20、柳艳兵、易政勇: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男,江西宜春三中高三学生)
2014年5月31日下午两点半左右,一辆由宜春开往金瑞的城乡公交车上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突然抽出随身携带的砍刀,朝身边的乘客一顿乱砍。宜春三中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也在车上,二人受到袭击后,不顾自己的伤势,与歹徒展开搏斗。搏斗过程中,易政勇身上又中了一刀,柳艳兵的肩部和肘部也被划开了几道口子。车上的监控视频显示了柳艳兵抓住行凶男子握刀的手死死不放,易政勇因失血过多昏倒,歹徒趁机逃脱,经过警方全力侦破,歹徒于6月2日下午被抓获。
柳艳兵、易政勇两位同学在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及时制止歹徒,他们英勇的事迹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赞扬。江西省教育厅为二人单独组织了高考,不少著名大学表示愿意破格录取二人。2014年9月,二人最终圆了大学梦。
21、易勤:“武汉犟妈”(易勤,47岁,武汉市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女老板,家喻户晓的“犟妈”)
“犟妈”易勤和丈夫刘宏涛经营着一家小型食品厂“东方红”。8年来,她坚持聘用智障员工,既当老板,又当“妈妈”,和12名智商与三五岁幼儿差不多的员工不离不弃,为此牺牲诸多。
8年来,她累计亏损近80万元,先后卖掉、抵押两套房子往工厂里贴钱,只为留下12名智残工人。为了保护12个“孩子”的自尊心,易勤立下了众多规矩,包括语言禁忌;因为要反复提醒,她不得不常年使用扩音器逐个提示,每天说话量超过常人的10倍。虽然工厂经营有困难,但是念着这群智障员工,易勤始终坚守,不愿放弃,并因此被称为“犟妈”。她的坚守让这群智障孩子找到了归属感,他们的家人也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
“我有时候有个想法,先尽量做,倒下去再说。我就是想靠自己的力量,把目前企业好的产品,把东方红这个厂延续下去,让这批伢们有饭吃,让他们有一棵大树,能够遮风挡雨。”就这样,她夜以继日,没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没有追名逐利的庸俗,而是给予一群智残人平等爱的机会。人们感佩于她对生命尊严的坚守,对企业责任的担当,对精神家园的守望。
“武汉犟妈”,拳拳慈母心,坚持执着,永不言弃,已成为一张彰显江城重情守义城市精神的生动名片。“助残犟妈”由是成为坚守大爱、坚守良心的代名词。
22、赵久富:心有清泉(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成为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作好移民工作,代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2014年,跨世纪工程南水北调正式通水。此时,南水北调移民第一村十堰郧县余嘴村支书赵久富带领着移民新村的村民早已安定下来,大家也都找到比过去更多的致富出路。
50年前,南水北调一期移民开始时,七岁的赵久富跟随父母搬迁到了余嘴村,2010年,他成了村里移民的第一责任人。这里有61户要外迁到千里之外的黄冈。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移民工作最难张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按照住房在海拔172米以下需要外迁的标准,赵久富可以选择留下,但他还是主动选择了外迁黄冈。赵久富80多岁的父母亲决定不跟儿子外迁到黄冈,但他们支持儿子带头外迁。
村支书带头外迁,61户村民陆续签了搬迁协议,2010年的4月30日,移民搬迁对队伍就要出发了,家家户户开始收拾家当装车。赵久富党旗挂在了自家外墙上,这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第26个年头,也是他在余嘴村当村支书的最后一天。赵久富的母亲拄着拐杖步行了5公里,来到了移民现场。母子遥望,赵久富不敢流泪,怕耽误了移民的行程。
2013年,余嘴村变成蓄满清水的库区。而移民们在赵久富的带领下,在新的家园也走上了致富路。
23、美丽中国:公益梦想(美丽中国,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下设的教育非营利项目,于2008年成立,致力于中国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六年成长,600余名支教老师参与,超过99,000名学生受益。到2014年,“美丽中国”的青年教师影响了数以万计的贫困地区孩子,给他们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
“美丽中国”招募优秀青年人才,输送到我国教育资源匮乏地区从事两年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希望让所有中国孩子,无论出生在哪里,都能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青年教师们带领孩子们取得优异成绩,并以自己美丽心灵积极引导他们:西南财经大学的杨悦,对146名学生进行家访,带领大寨中学几乎全是留守儿童的班级,从倒数第一,变成全县第一名。清华大学的何冠男老师发起“羽翼教育公益项目”,目前已经给云南的310名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资助。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茂兰中学的寇尧老师了解到,她所在的镇子已经逐渐丢下了宝贵的民族音乐。她调动学生教歌、录歌、众筹等等,花了九个月的时间带领学生出了一张叫《茂兰晴》的专辑,让民歌在山里流动。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美丽中国的青年教师们共同探索解决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也为专业、可持续的公益组织模式做出了跨越性的探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