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笋曾两赴非洲。赴利比里亚维和期间,她和战友们接诊患者无一死亡,医护人员无一感染,创造了中国维和史上多项第一。2007年,作为维和官兵的优秀代表,张笋受到了胡主席的接见。“和平天使—2009”中国—加蓬人道主义医疗联合救援行动期间,她和队员们共接诊18000多人次、手术300多例、健康宣教数千人,受到加蓬总统邦戈的高度赞誉,被当地群众称为“来自中国的白求恩”。
2014年6月4日下午,张笋因患脑部胶质瘤医治无效,走完了42岁的人生旅程。根据她生前遗愿,她的部分器官已捐献给三个急需救助的患者。
14、陇海大院:爱意满园(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当不幸开始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年夜饭到高新海家吃,这个传统有好多年了。高新海说:“不光是年夜饭,遇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时,我家也是邻居们聚在一起看球的地方,其实,我知道,邻居们就是为了陪陪我,怕我寂寞,跟我说说话。”如今,高新海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他用这辆三轮车免费接送社区赶着去办急事的人,谁着急上班,谁赶着去火车站,谁要去医院看病,高新海闻讯会立马赶到。
陇海大院的故事在当地群众中反响强烈,2010年荣登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荣获2008年河南“十大爱心集体”、2011郑州市“首届慈孝集体”、2012年“感动郑州”爱心集体,2013年该事迹被翻拍成电影《好好的活着》。
15、肖卿福:不惧麻风(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
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
说到麻风病,许多人都会望而生畏,肖卿福却和麻风病打了40年的交道。于都县黄麟乡安背康复村正是一个麻风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在村里,肖卿福既要当医生又要当护理员,不管是看病还是病人的日常料理都是他一个人在做。他为病人打针、敷药、清洗溃烂的伤口,护理眼、手脚畸残的病人,给他们喂饭、喂水、抹身子,将救治麻风病人之责时时记在心上,从没有过任何埋怨。
“当好麻风病医生,比当好其他医生确实更难。麻风病人也都是人,既然我选择了当医生,不管怎么样就是要为病人服务。”肖卿福这样说过。现如今66岁的肖卿福,仍然还在麻风病防治一线奋斗着。2010,肖卿福是全省麻防专业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先后荣获全国麻风战线突出贡献奖——“马海德奖”“全省麻风病防治先进个人”。
16、邵逸夫:一生爱国(邵逸夫,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著名慈善家。2014年辞世)
2014年1月,香港娱乐业钜子邵逸夫走完他传奇的一生,享年107岁。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在当时,邵氏电影让世界听见了来自中国的声音。
邵逸夫并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捐款超过100多亿港元,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情有独钟。1985年始,邵逸夫在中国大陆地区持续捐资办学。20多年间,他共向内地捐赠了47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对于中国内地的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项目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多有以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逸夫楼见证着他的卓越功勋。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这样评价他:“邵逸夫一生爱国爱港,艰苦创业,慈善济世,令人敬佩,曾担任港事顾问,为香港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一位卓越的实业家,他在创造商业奇迹的同时,为香港乃至中国影视事业的繁荣、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位著名的慈善家,邵逸夫多年来致力于支持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为促进祖国内地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7、李雪健:德艺双馨(李雪健,男,60岁,影视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李雪健出生于山东菏泽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后参军入伍,考入空政文工团,于1978年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李雪健一生坚持传播正能量,塑造了无数荧幕经典形象,《水浒传》中的宋江,《九·一三事件》中的林彪,他塑造的“共和国的脊梁”焦裕禄朴实传神,一举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和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李雪健得到的奖数不胜数,是中国影视界囊括全部个人表演奖的“大满贯影帝”。
2000年11月,李雪健不幸患上癌症,他坚持强忍病痛完成《中国轨道》的个人戏份。一年后,与病魔顽强斗争的李雪健复出拍片。2011年,凭借电影《杨善洲》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2014年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称赞李雪健将焦裕禄,杨善洲两个人物刻画的非常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作为演员,要做有情怀的作品,塑造有生命力的人物,这是我的追求。”李雪健在文艺座谈会上如是说。他以自己在影视作品中塑造焦裕禄、杨善洲两位典型人物的体会,说明文艺工作者须臾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生活。低调做人,踏实演戏,生命不止,事业不朽,李雪健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一生坚持做戏先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孜孜不倦演戏,永远传递正能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