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为高考把脉
最后,即是心态,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谈到心态就是空话,事实上真正能做到高三一年中持续淡定、镇静、从容、理性的学生和家长太少。需要双方都能适时地调整和反思纠偏。面对考生的成绩波动、心理起伏、状态摇摆、目标现实差距、专业选择多变、志愿确定反复等重要问题,任何一个不良心态反应都可能影响到最后高考的走势。
高三生正确地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对自己整体情况的正确认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学年的复习节奏。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考进好学校的希望不大,那么就可以集中精力掌握基础知识,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难题怪题上,高考中基础分仍占很大比例,要确保不失该拿的分,况且基础题做熟练了,面对较难的题目时也会更灵活变通,有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目前,高三生开始为高考作规划,高三生的父母们也开始严阵以待。父母们做到在生活上关注孩子很容易,但高考之外,家长们要做的,还需要了解各种高招信息,为孩子做好辅助报考等工作。
往年,不少高三父母一直到四五月份填报志愿时,才开始恶补高考政策,导致忙得不可开交;或对高招政策不了解,帮不了孩子,只能干着急。高三班主任认为,作为高三孩子的父母,从开始就要和孩子一同“学习”。父母要及早关注高校各种特殊类型的招生信息,提前了解一些高校往年的招生简章等,了解往年的政策,如加分规定、专业录取规则、外语语种限制、单科成绩及外语口试要求以及体检要求等,先普及高考政策的基本知识,这样有利于提前熟悉政策,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同时,从现在起就要考虑志愿填报问题,平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意向,并重点关注相关信息,当好参谋,把决策权交给孩子。帮孩子解压,减轻其心理压力
高三阶段,孩子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课业负担重。这就要求高三父母要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家长”角色调整为“家长+朋友”的角色,除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外,还要做孩子心灵的守护者;当孩子的“密友”,做一名忠实的倾听者。对于孩子的一些拖拉、不喜欢学习等毛病,父母要给孩子时间去调整。孩子在刚刚步入高三学习的一个多月后,家长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做对孩子有帮助?并非每一个家长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做一个称职的高三家长。家长要允许自己犯错误,也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刚开始孩子没有进入状态,家长不要太担心,要给自己和孩子一段时间来调整。在转变心态后,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出孩子不想看书的原因。比如有的是因为天气的原因,一看书便昏昏欲睡;有的孩子本来自制力还不错,也知道高三了要抓紧时间学习,但周末回到家又想放松一下。
此外,高三父母还要当好“后勤部长”。在吃、穿、住、行方面提供好服务。高三父母还可多向过来人讨教、学习他们高三一年如何当好“后勤部长”的经验,取长补短。
和孩子一起制订时间表
对于不同的孩子,家长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一般自制力较强的孩子,经过开学至今一个多月的过渡期后,会马上进入状态学习;但对于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孩子,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时间表,比如以现在为起点的2个月内,让孩子罗列这个时间段之内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目的是希望孩子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制订计划表后,家长要督促孩子完成任务,这时候家长要充当配合者,让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