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大学常常让考生和家长很费脑筋,每年都会碰到学生和家长在报考过程中发生矛盾,家长认为学师范类将来找工作容易,当个老师也稳定,希望孩子报考师范类院校。但是孩子们常常是不愿意的,甚至有的孩子旗帜鲜明地提出来,选大学师范类除外。很多时候,孩子和家长第一次激烈的家庭战争就因此而爆发。。。
师范类院校到底该如何选择,笔者来帮大家缕一缕。
1.关于师范类与非师范类
首先说说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区别,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主要是在专业教学计划方面有所区别。以北师大为例,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计划中,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部分学生是属于师范性质的,另外一部分学生是属于非师范性质的。属于师范性质的这部分学生,就是结合到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招的免费师范生的问题,这部分学生专门有一个课程模块,大约20%的学分是面向教师教育的,所以是师范专业;另外一部分学生这部分课程属于选修,可选可不选,那么他们当然划分到非师范专业里。所以分辨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最关键是看课程设置、专业课安排以及教学计划,而不是看学校名称中是否有“师范”二字。
其实,即使你读的是师范类,要想成为正规学校的老师,也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而即使没有读师范类专业,通过自身努力,通过教师资格证的普通话、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试讲,也能够拿到对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幼儿类和小学类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
2.什么样的孩子适合读师范
针对家长和学生的顾虑,笔者认为,是否选择教师方向首先要看的是学生是否适合,从性格和兴趣角度看,相对外向、善于沟通、乐于与人交往,同时善于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性格特别表现出有一定的克制性,同时认可重复性工作内容等都是适合这个行业方向,家长们首先应该通过对子女进行客观观察,或应用一些科学的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也许,在充分的分析后,家长可能还会认为孩子并不适合师范。
举个例子,笔者认识的一位创业达人,当年在师范类大学读的英语专业,毕业后竞聘进入黑龙江某中学当了两年英语老师后毅然辞职,来到北京打拼事业,一度成为名企的职场达人,后又自主创业,如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回想当年辞职经历,她说,重复性的教学工作,虽然稳定、安逸、受人尊敬,但安于一隅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显然是价值观层面的,这个职业并不适合她。
还有一位河北张家口籍的老师,并不是很外向,但非常善于表达,因为从小热爱文学,他当年报志愿时毫不犹豫报了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方向。后来在他语文的课堂上,深入浅出的比喻,经史子集的旁征博引,让他的工作和爱好形成了完美的融合,在残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他的课堂总是让学生们因为喜欢而得到高分,而这位老师也屡屡受到教育机构的追捧,收益自然也是不少的。
其次,家境不宽裕,读师范类经济压力小。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校招收免费师范生(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该政策自2007年起实行。2013年新增省部共建师范院校江西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培养高校。2015年新增省部共建师范院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培养高校。就读免费师范生不但不用交学费、住宿费等,国家每年还会给学生们发放10个月的生活补助。但是不得不说,这类学生要跟国家及就业单位签署10年的就业协议,就业地点相对偏远。在填报志愿时,免费师范生是在提前批次填报的,学生一旦被录取,就再与其他批次志愿无缘,一定要搞清规则,理解政策再做填报。
再次,喜欢教育的学生。有些学生天生有一种才能,可以把深奥的理论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在班里,同学们遇到搞不懂的问题都喜欢请教他,他也能在解答过程中收获到一种成就感,这类学生天生有当老师的才能。其实,教师行业也是大有可为的,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能够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不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
3.师范类的就业。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笔者常听浙江的校长们提起,改革后需要统筹的事情太多,比如地理、生物这些学科的老师明显不够了。前阵子新闻报道:在上海举办的“2015年冬季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专场”入口处就排起了应聘长队,记者发现,虽然语数外学科仍是岗位大户,但多所初高中都增加了对地理、生物老师的需求,不少负责人坦言,这与高考改革后“小学科”吃香直接相关。所以具体选报时,我们在选择专业顺序时,需要将兴趣、能力及市场需求进行一定的结合。
另外,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关注,很多中学都设置了心理教室,配备了心理老师,所以如果一名师范类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同时,辅修心理方向并学有所长,也会为未来的就业加分的。
针对就业,师范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就业地点受限较小。学小语种的、搞IT的,做贸易的等等,如果离开了特定的城市就基本没什么用武之地了,但是教师不同,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教师这个岗位都是需要的,而且内容受地域限制也不大。上文提到的张家口籍教师,曾在张家口任教,后来研究生就读于广西,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执教仍然是如鱼得水。目前,社会对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即便进不去公办院校,民办学校及众多的教育机构也需要吸纳大量的师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