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新高考方案带来巨变 高职招生迎来“黄金时代”

2014-09-29 10:0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说到底,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该在考试中体现这样的导向。”方展画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当起了例子,“现在每年搞一次大赛,拿奖的学生有免试上高职的机会,这不就说明,高职真正欢迎的学生就是这些技能型人才”。

正因如此,当《意见》出台时,职教界人士普遍的反应是“欣喜”。

“原来是让考试机构来选择人,来划考试的分数线,‘太过机械’。现在考试机构把权力还给学生和学校,让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从学生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马树超对《意见》持积极的态度。

方展画则寄希望于这个“利好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拒绝“唯分数论”,把会动手的“差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用多元评价手段让这些偏才怪才“走进高职院校碗里去”。

在马树超看来,《意见》还将带来更深远的“红利”:对于未来有志于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生乃至小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会提高,“这个评价方式会反过来鼓励学生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职教界人士对评价模式提出了担忧。邬宪伟表示,“职业教育门类太多了,每个人读的课程学的专业都不一样,这个‘职业技能’到底要怎么考?它的具体考察形式仍需探索。”

“不能让这么好的一种多元化评价手段成为下一个应试教育。” 邬宪伟强调,评价模式一定要做到既保证公平,又坚持科学选拔。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的学生,丁金昌认为,考察方式要做到“因材施评”,要报考艺术类的学生要重点考察艺术天赋而非语数外成绩,要报考工程机械的学生要看重逻辑思维,“不能用一种手段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一定要有不同的评价模式”。

改革的门已开,脚下的步子要迈得“又快又稳”

在方展画看来,这次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高等教育容量太大、供大于求,是客观原因;这次的探索能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内在要求,是主观原因。”

他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诉求,也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重视技能培养的导向不能通过原来的评价体系反映出来,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招生分类招考,可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迈出的一大步,在邬宪伟眼中,还有着“风向标”的意义。他觉得,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注重多元评价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让更多的老百姓明白:现在的职业教育,同样是针对从普通劳动者到精英的教育,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被社会尊重和重视。

他讲起了1977年恢复高考的例子,“当年恢复高考同样是一个风向标,从国家层面讲,彻底否定了‘读书无用论’,引导广大青年重回大学,学习知识”。

同样的,“职业教育的特质和发展模式,也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引导,让更多人明白和理解高等职业教育”。

如今,改革的大门已经开启,“路就在脚下”。那么未来,这条路要通往何方?

邬宪伟的建议是,“扩宽招生渠道,是有利于高职教育的第一步,但还只是单一的渠道,高职院校需要设定更好的更合适的人才选拔考试”。

他认为,多元化选拔是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特质。这一观点得到丁金昌的认同,他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应从多元化选拔学生,发展到多元化培养学生。

事实上,丁金昌发现,当下“没有几所学校能按照生源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但如果不能因材施教,“不仅耽误了学生,也对学校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丁金昌表示,近期部分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就和“培养的学生没得到社会认可”有直接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应该有一个增值的作用,要按照学生的个性来增值,充分尊重个体的多元化,不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培养。”丁金昌感叹,虽然“路就在脚下”,但差异化培养的要求也对高职院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面临“挑战”,方展画希望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一点”,邬宪伟则表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抓住当下的机遇,“胆子更大些,步子更快点”。

“不管怎么改,不要伤害到高职教育的发展,步子迈得再快再大,也一定要控制住节奏,稳步推进。”马树超总结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