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保送指标“大瘦身”,奥赛热能得以缓解吗?答案似乎没那么简单。虽然挤不进保送的“绿色通道”,大量竞赛学生还是提前进入降分的“高速路”。昨日南都记者从深圳名校———深圳中学了解到,虽然该校今年保送清华、北大的只有3人,但获得这两所学校降分录取的竟史无前例地达到29人。
全国逾九成奥赛获奖生失保送资格
按照教育部等多个中央部委的规定,从2014年起,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者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省级奥赛一等奖获得者不再具有保送和加分资格,只有国际奥赛的参赛者保送生资格保留。此前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向媒体透露,2014年全国能够凭奥赛获奖者身份获得保送资格的,“预计是260人左右”。而在往年,全国具有保送资格的考生人数每年为六七千人。也就是说,保送新政下,九成以上奥赛获奖生被“瘦”掉了。
从保送人数来看,“瘦身新政”确实对素以竞赛见长的深中带来巨大影响。这个清华、北大奥赛保送生的“大本营”,在2010年,仅仅是高三(1)班一个班级,就有19人保送清华、北大。2012年,全校有21人保送清华、北大。而今年,截至1月8日,该校直接获得保送北大、清华资格的只有3人。
全校被保送或降分录取者占高考人数一成
但此消彼长,今年那些没有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保送的竞赛学生,要么凭竞赛成绩获得降分,要么“转战”自主招生或中学校长推荐,最终还是拿到了“优惠”。最终南都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深中已有32名学生可获清华、北大的保送或降分录取。
如果加上其他高校,比如中科大、港大、复旦大学等,该校高三已获得保送或降分录取资格的学生大约有80人,是今年该校将参加高考学生数的一成多。其中理科重点班高三(1)班有30多人获得保送或降分资格。“虽然保送缩水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参加奥赛的学生还是更有竞争力。听说自主招生笔试的难度在高考之上、奥赛之下,所以奥赛学生有优势。”深中一名教师分析。
专家说法
取消保送 奥赛热也降不下来
“在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之下,就算教育部取消了奥赛获奖者的保送,奥赛热还是降不下来。大学在自主招生过程中青睐在奥赛中有比较好的表现的学生很正常。奥赛的背后问题是我国升学考试制度问题,而不是奥赛本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