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体育高考不是治“小胖墩”最好“减肥药”

2014-03-20 13:2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小学男生肥胖检出率高达26.97%。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肥胖检出率比小学一年级多了11.79个百分点。慢性病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脂肪肝检出率45.1%,高血压检出率30.7%……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检查传递出一个不好的信号:学生胖墩增多,体质降低。某种程度上,这些检测数据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的共性缩影。

为改变这种现状,市政协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增加中考体育分值等建议。无疑,这是试图通过考试制度“倒逼”学校重视体育教育的一种举措。在短期内,对学校的重视程度可能有一定“速效”,但对于真正改变中小学生的“小胖墩”现象恐难以凑效。

其实,早在去年的“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等分值。与探索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比,直接纳入高考的建议显然更激进,因而争议也就更甚。

说实话,将体育直接纳入高考虽然可以促进学校的体育重视,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以往那种重智育轻体育的局面,但还是难以逃脱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旧套路。“一考就灵”本身就不正常,不考体育就可以不重视?再说,体育纳入高考,中考增加分值会不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也值得进一步检验。

眼下有不少地方都试行“中考加试体育”,但加试中也不时曝出一些徇私舞弊现象。而诸如“高校特招体育特长生大多是关系户”的消息也不时耳闻。加之各地学校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一下子把体育纳入高考会不会增加新的教育不公?倘若有些学生体育高考可以通过“公关”加分,那么“小胖墩”现象还是不会减少。

要治“小胖墩”重在平时,要从“起跑线”抓起循序渐进开展体育锻炼,一贯坚持重视体育教育,而非一个高考倒逼手段炼成。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来,许多学校在热过一阵子后又恢复到了原先现状,为了应试教育把本该属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挤掉了。让学生从教室里走出来,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体育锻炼,这才是根本。

因此,在建议体育高考的同时还要做到辩证施治综合施治。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都重视体育,完善体育设施师资配备教育资源,合理饮食,科学检测,建立体育水平下降问责奖励机制。此外,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真正把体育锻炼纳入一种养生强国的活动长期进行,什么时候体育锻炼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了,“小胖墩”才能真正减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