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考改革定的总基调中,“不分文理科”引来了众多教育界人士、学生及家长的纷纷热议。“文理不分科”是什么概念?如果是回到以前的“全科时代”,那么必然加重学生负担,如果不是,又将如何与考试、招生衔接?
家长声音
文理不分科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
文理分科已被无数教育人士诟病多年,不管3加几,都造成了学生视野的狭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文理分科目前已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和需求了。而且,人为限制高中生的学习范围、兴趣和出路,这样的教育过于功利化,只看重个人对社会有何作用,忽略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反而会扼杀年轻人多元发展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当市场通过竞争配置人力资源时,每个人的能力都达不到最大化,不少人成为文理分科的“受害者”。
但如果文理不分科,也会有一定隐忧。某知名教育网站针对“文理不分科”的问题作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家长支持文理不分科,认为“从大学才开始分科好像比较合理,大学之前的都是基础,不用学那么深也没必要分科”;但反对的家长也有自己的理由,认为分科才能真正减负,“文理分科孩子们都喊累,如果不分,岂不是更累?”更有家长担心,以后的高考改革是否成“拼爹考”,原因很简单,高考虽然一考定终身,起码“裸考”本身比较公平公正,如果以后的高考改革增加了更多的人为因素,比如提高高校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限等,势必会有人钻空子。
专家视点
文理不分科有望打破知识的局限性
这一轮的高考改革密集出台,着实让全社会都陷入了讨论中。其中,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可谓是这场全民讨论中的焦点。
对此,多家媒体连日来进行了跟踪报道,并采访了教育界人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文理不分科主要目的是将高考由原来一味追求高分的应试选拔模式,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这种改革更符合社会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偏文或偏理都会存在局限性。如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率很快,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将来的高考模式,可能会发展成高考统考成绩只占学生成绩的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会加入学生综合素质的成绩,甚至是面试成绩。他认为,要真正破解应试教育,降低高考成绩在录取中的作用,还需要“招考分离”的录取方式相配合。否则,仅仅是不分文、理科,原有录取方式不变,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的负担反而增加。
对于“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这一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分析,高考科目有可能减少到两三科,甚至只有一科综合考试,类似美国的SAT考试。也就是《决定》中提到的“不分文理科”,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随着多元录取局面的形成,“全国统一高考”的地位将不再那么重要,这将有望彻底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
文理不分科还需一系列配套改革
当然,如果按照现在的教育方式,将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简单累加起来,高中生不得不承担更多的学习任务。所以文理不分科还需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如改变现有的科目划分和教学方式,避免教师和学生一遍遍巩固早已学到的知识点,而是让高中生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并且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依赖于教师的耳提面命。在此情况下,还不能降低了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标准。
无论文科和理科是否分科,学生都必须面对高考这块试金石的考验。从目前来看,将集中于两三天时间内的高考改为一年多次的考试,可以更好地呼应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模式。
业内分析
改革最快也将在三年后实施
据业内人士分析,高考文理不分科,未来三年实施的可能性不大。据分析,文理不分科方案最快在今年年底前出台。为确保对考生的公平,一般涉及高考改革的政策都会提前三年公布,也就是从公布政策当年上高一的学生开始实施。这意味着,高中教学不分文理科最快从明年9月入学的高一新生实施,三年后,也就是2016年高考才有不分科高考的可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