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行志愿 > 填报技巧

志愿填报规划先行 平衡好院校与专业

2014-12-24 18:37 来源:格伦高考

2.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填报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把握不大,报考其他院校又心有不甘。稳妥起见,应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也是相当不错的。


3.中等成绩考生,哪个优先可随意。这类考生分数在一本线以上,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学校数量多,招生量大,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较广。由于考生数量多,志愿容易扎堆,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各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

4.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此类考生分数介于三本线和一本线之间。一般来说,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

5.较低分考生,保上学。此类考生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三本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选择专业时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以便日后就业。

专业=职业吗?

在每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即把现在的专业等同于未来的就业。因此,专业选择时很多人更加看重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工资水平、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当然了,这样的专业选择符合大多数人的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看似合情合理的专业选择方式一定能为考生带去大学好前程吗?

或许每个人的回答不同,有的人说薪水高,工作环境好;有的人说薪水不重要,稳定有发展空间就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倾听内在的声音”,“选择在本质上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如果没有发展和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就常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见,真正的好工作是真正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今天选择的专业一定是未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相关领域吗?不一定。复旦大学曾经在2010年发布《复旦大学就业行业报告》。报告依据近几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流向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尤其在人文类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专业上,毕业后,从事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

由此看来,如今选择的专业不一定就是未来要从事的相关行业。例如,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学新闻学未来就一定能成为记者、编辑,但殊不知很多编辑、记者都出身于经济学、金融学或其他外国语等专业。因此,在选择专业过程中,考生更多地应该对自己进行中长期的职业规划,根据职业规划的内容来确定自己的专业。

报考贴士:影响一个人未来从事的职业因素有很多,比如个人兴趣、社会发展需要、个人职业规划等因素,而专业选择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今天考生所选择的专业,是否能在大学毕业后一定从事相关职业,取决的因素很多,因此考生在选择相关专业时,绝不能与未来的职业简单划等号。

◆如何选择专业?

在了解了高校专业设置之后,很多考生就会面临最终的专业抉择问题。其实专业并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适合”和“不适合”。那么。如何判断适合还是不适合呢?再次,建议考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出发,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内容都会与某一个或者几个高中所学科目有着密切联系,比如机械类、土木工程、电子类专业都与物理联系密切;比如医学类专业要学习生物、化学很多知识;比如汉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与语文相关性很大....。.此外,广大考生也可以从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如果你活泼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可以考虑营销类、法学类、新闻传播类等专业;如果你沉稳严谨,做事一丝不苟,可以考虑会计、财务管理、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当然,考生也可以从自己的未来规划出发,如果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一些技能型比较强的专业;如果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可以选择一些基础学科专业和国外高校认可的专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