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四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如何平衡学校和专业也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一大重点。徐恒说,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这是考生选择志愿时的两种不同角度,学生如果看重高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如果看重专业,就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很多高校虽然不是一流名校,但却拥有一流的专业。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那就是: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专业才是理想目标。在选择专业时,希望考生“拓展视野”,通过查阅资料,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学习内容、就业趋向等专业情况有所了解,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专业。
对于有明确向往专业的考生,建议他们第一步可以查阅《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挑选出几所含有这些专业的高校,同时了解这些专业在哪几所高校中是属重点学科范畴的专业。第二步则是了解自己选出的上述高校在上海的招生情况,包括招生计划数、学校最低分、专业录取规则等。第三步可以结合自己的模拟考成绩,选出录取最低分有梯度的几所高校作为填报的志愿。
徐恒特别提醒,在填报志愿时,特别要注意高考志愿表中每个志愿的后面的“愿否专业调剂”,这一栏它是指考生在该行志愿所选院校内其他未填报的专业,考生是否愿意接受院校的调剂录取。当考生达到该院校的投档分数线,如所选六个专业没能被录取。这时候,“愿否调剂”的内容就可以供招生院校作进一步考虑。如果选择了“愿意”,招生院校就可以在其他专业中进行调剂,反之则不调剂。如果考生优先考虑院校,首先应对自己有正确定位,报“冲一冲”能达到的高校时应降低专业要求,并愿意专业调剂。
-问题五增设专业是否意味着将是未来热门职业?
徐恒说,2012年国家教育部(微博)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从2013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按此新目录执行。新《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至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新《专业目录》增设了一批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以及应用性强、行业针对性强的新专业。
“增设专业”与考生通常理解的“热门专业”不完全等同。一般“热门专业”是指,高校毕业以后就业率、薪资、就业满意度都比较高的专业。往往热门专业报考的考生较多,相对录取难度较高。
项延训表示,新增专业往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贴近市场需求,正是因为社会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才会出现这个新的专业,因此该专业在就业时可能会相对更容易。但同时新专业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教学过程中大家都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学生在考虑时可以参考该新增专业是否是学校原有传统优势专业的延伸,如果是的话,虽然专业为新增,但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还是有一定沉淀的。
-问题六文科生进入“穷途末路”?
上周,一则“上海大学今年恐大幅缩减文科生名额,只有‘人文社科类’面向文科招生”的新闻引起热议,不少家长和学生对该项政策是否会对填报高考志愿产生影响心存疑惑。
对此,徐恒解释,每年招生计划会发生变化。停止招文科生并不是改变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从长远观点来看,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正在探索研究酝酿文、理不分科的高考方案。他认为,某些专业今年停止招收文科生对填报志愿不会产生影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