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2014年高考临近 家长要学会淡化“考试气氛”

2014-04-29 11:51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4高考将近 ,高考考生在紧张备考的同时,考生家长似乎比考生更加紧张,家长的状态直接影响考生,格伦小编建议各位家长,要放松心态,不要把紧张情绪传染给考生,“高度重视“有时候也是考试失常的因素之一。

案例

家长楚先生:距离高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随着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我感觉孩子心理负担加重,和我的关系也特别紧张,尤其是特别厌烦我督促、检查他的学习,不愿意和我讨论有关学习的事,对我提出的成绩及排名要求非常反感并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帮助他度过这一时间呢?

专家观点

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室主任关鸿羽:高考日益临近,家长和孩子关系紧张,主要是孩子高考前心理负担有些加重,而负担加重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考试焦虑造成的。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家长给的压力,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淡化“考试气氛”。

1.家长要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一般来说,“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心态影响和调整孩子的心态,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因此,家长要缓解自己的焦虑,不要把自己的紧张情绪带给孩子。

2.不要给孩子提过高要求

家长们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家长完全忽视孩子的客观实力,对孩子提出过高的目标,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他就不愿意和您讨论有关学习的事,对您提出的成绩及排名自然非常反感。说实在的,临考前提成绩及排名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所以不要过多谈论成绩及排名的话题,督促、检查也不要太多,让孩子安安静静学习就可以了。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尽心竭力就是最好的,结果好坏没有关系”,给孩子吃个宽心丸是最好的减压方法。

3.不要制造紧张空气

一般的孩子考前都很紧张,家里为了孩子高考不看电视,不听音乐,家里所有人说话都轻声轻气,走路小心翼翼,生怕打扰了他学习,家里来客还未进屋,有的家长就竖一根手指“嘘”一声,提示“孩子要考试,不能打扰”……好像整个空气都凝固在“考试”两个字上面了,这就是给孩子制造紧张空气,必然加重考试焦虑。所以家里的空气要宽松,就像没有考试这件事一样。

4.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

家长的企盼和过分的关爱,往往给孩子形成了无形的压力。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重点保护对象,有的家长给孩子买营养品,改善伙食,为孩子找资料、请家教,忙得不可开交。家长可能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可在孩子眼里,家长的过度关心无形之中反倒成了一种压力,使孩子更担心自己考不好的后果,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复习和考试。高考期间,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非常敏感。家长对孩子异乎寻常的关心照顾、严格要求和体贴安慰,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临考前的紧张气氛,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苦心背道而驰。所以家长平时怎样对待孩子现在也要怎样对待。

5.不要让孩子疏远外界

有些家长怕“影响孩子”而减少了孩子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其实这些做法,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的烦恼和心声无处可诉,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考试前要集中精力复习,但是也不要过于疏远外界,要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机会,让孩子有地方宣泄压力。

总之,家长要淡化考试气氛,在保证维持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之外,维持家里一切正常运转就可以了。最好的办法是考前不要改变生活秩序,家里原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家里气氛平和,孩子就不紧张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