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干预型
表现:
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到了考前几个月,孩子惟一的事就是复习功课,给孩子诸多限制,不准做这、不准做那,取消了娱乐,取消了锻炼,甚至连电视新闻都不许看。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找来了一堆偏题、怪题,让孩子做“百米冲刺”。其实,这样做既无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更容易使脑子疲劳、思维僵硬。
解析:
考前孩子在家中的复习,是对学校复习的调整性、补充性学习。对这种学习,孩子的心理应该是放松的,应根据身体状况、学习心态、知识优劣的自我感受程度自主安排。如果孩子此时倍感疲倦,休息便是其第一需要;如果孩子延续着学习欲望,抓紧复习就是自觉的行为;如果孩子清楚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就会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重要的知识点上。
这时候,家长的关怀首先就要体现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上,如果家长不懂得家庭复习的特点,在复习过程中过多干涉,使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学习权利将会被剥夺,家庭又变为以学习控制为主的学校。学生没有了缓冲的时间,其结果便是张弛无度。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家长越帮,孩子越忙,忙而无序,忙中出错。
建议:
家长李先生讲述的经验可供参考:孩子在复习之初,李先生四处寻找各种复习资料让孩子强化,使孩子一头扎进难题的题海之中,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孩子一模考试失利后,李先生通过与老师沟通,果断放弃了给孩子找来的各种高考冲刺题集,而是建议孩子着重复习教科书和老师的课堂笔记。于是,孩子的二模考试成绩提高了60分,并最终在高考时考出了好成绩。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