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北京建筑大学首推大师实验班 坚持小班教学

2015-05-18 13:54 来源:格伦高考

一个是建筑学的“设计大师”班。建筑学设计大师班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配导师,每两个学生一组,指定一个导师,都由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大师担纲。三四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就可以进入大师的工作室,具体参与大师的科研项目、设计项目,然后和大师面对面交流,和他们的研究生、博士生一起完成工程项目,对他的实践都有非常好的提高,也为他以后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储备很多很多能量和资源。

我们第二个大师班是依托我们的土木工程专业,因为我们既然是建筑高校,土木工程应该是看家本领,依托这个专业进行第二个大师班培养,主要是培养结构设计大师。一个建筑漂不漂亮看建筑,一个建筑结不结实看结构,结构大师班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国现在是和世界接轨的世界市场,有越来越多国外的建筑大师、结构大师到中国的市场来淘金。同时中国也有更多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国门,到国外的市场,为国外做贡献。在这个时候培养和国际接轨的结构大师非常非常重要。我们这个结构大师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课程和国际接轨,有国际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的大师,他在上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海外实习和海外毕业设计的机会,为他以后打造一个国际通用工程师建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第三个实验班也是符合我们国家现在的需求,站在国家战略和需求的地位上成立的。大家知道,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很严重,雾霾严重,具体这些问题怎么治理?我们学校原来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专业。这两个专业都有这方面相应的研究,我们这次要把这两个整合他们最优质的资源,把我们学校最知名的教授拿来做一个实验班,打造一个环境创新人才实验班。培养两方面人才,一个是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因为大家知道尤其是北方是缺水的城市,我们希望能够把水留得住、用得好的一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也非常重要。这是第一个方向。第二个方向是应对气候变化方向。大家知道包括雾霾、空气污染都是气候变化,对人到底有多大影响,对它怎么进行综合治理,怎么引导我们城市朝着一个符合人体生态需要、健康发展的轨迹去运行,就有这么一个方向。从这个方向会引申碳循环经济、碳交易怎么做,为中国培养这些方面创新的人才,也是分一杯羹。因为这个专业方向目前国内还没有开设。

第四个实验班,也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专业,只在北京招生,我们学校的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都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专业,依托它来办的,这个实验班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优势,它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成绩优异的小孩,前50%的学生可以申请转到我们学校其它专业就读。这对学生也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主持人:李老师,您本人其实学的专业跟建筑也是相关的,又在北京建筑大学工作了多年,您能不能以您比较专业的眼光点评一下北京的建筑,以及相比较国外的建筑,您觉得国内的建筑和国外的风格有哪些不同?

李雪华:建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一座房子、一座桥、一段路,就像我们到国外很多城市游玩的时候,看到很多建筑。现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很多也是建筑。所以,我们经常说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民族文化和历史最好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一个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文明建设,其实都能够综合体现在建筑上。我们学校应该说在这方面有很多培养心得和建设心得。我国现在因为处于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期,建筑也是一个非常膨胀的产业,中国的城镇化之路也很快。虽然我们现在城镇化程度不到60%,距离发达国家80%还有20个百分点,但是我们国家几乎是50年走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发展历程。所以,我们现在国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反思、总结。去年住建部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在这个会上中央领导批示,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城市建设好,把城市建设提到非常高的高度,是民生政策。就像国外有一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实际上建筑是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建筑,没有地方生活,没有地方访谈,我出门没法走路、没法过桥,包括其实建筑理念的很多综合布线也是建筑类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建筑像空气和水一样,无时无刻存在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就想把建筑建得好、建得舒适、使用、美观仍然是我们现在对建筑的使用要求。国内现代建筑多多少少有一些问题,现在国家领导人也是希望把建筑既保留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基础进行创新、发展,不要盖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前一段报纸上、媒体上也在讨论中国奇怪的建筑太多了。现在国家要把城市设计作为很重要的高度。大家知道一个城市美不美,它的古都风貌、历史文化能不能传承,很多都是通过建筑承载,通过建筑进行承建。原来可能我们只注重单体的建筑漂不漂亮,很少关注它和周围的环境是否协调,它是否符合人居住的舒适性,可能以后我们国家会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关注,会把城市设计以立法的形式,能够保留下来,做一些法制法规。比如城市的色彩、城市的高度、城市景观的协调,把这些都统一固化下来,一张蓝图干到底,避免城市翻来覆去乱拆乱建。所以,建筑这个行业在我们国家还是大有作为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我们在访谈间做访谈是需要建筑的,还有生活中也是离不开建筑的,这是对建筑最基本的需求。

主持人:您谈到社会不断发展,我们的需求会不断向深层次进行,比如我们对美学的要求,对它跟环境的相匹配度。我们在培养学生做建筑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的教学理念应该如何既保持中华的传统,又能够吸取西方比较先进的一些设计上的理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