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同门经验
小编选取了网友sunlai大少新浪博客中的《过来人谈大学系列》的一些关于生物科学的评论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学了生物这个学科,以后就两个方向——科研和进公司搞销售或研发。如果想搞科研的话,就要把基础的给学好。多看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英语也很重要。如果四年以后打算找工作的话,就应该把专业和英语都学好,并且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什么的来增强自己的能力,这样一般能去公司搞销售什么的。如果想进研发部门,一般博士或研究生去会容易一点。所以更要做好多学一点东西的准备。”(南京大学)
“对生物科学有强烈兴趣,能耐得心下来把生物学到研究生以上级别的人适合选这个专业。学的内容和生物其它专业差不多的,更偏向理论性吧,相对于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而且,较好的出路是出国,目前国内的生物研究领域还很冷。找工作很难,做研究也不容易。 ”(北京大学)
网友@cat bir表示:
“学生物,一定要做好这几个准备:
1.被巨大的现实压力逼迫转行,这种转行是从最底层做起。也就是你在毕业的时候,做的是那些和专业不太相关的事(销售,创业,中彩票,嫁人等等),或者是和没上过大学的人竞争。
2.依然热爱生物,但是去做交叉学科。比如和数学相关,或者和计算机相关(和化学相关的就算了)。不过,由于生物专业课程设置的诟病以及略偏文科的性质,大学四年的生物学习是对数学素养和计算机思维的全面摧毁(拉几个生物毕业生问问就知道了,当然不排除特殊情况),想走这条路心里一定要在最开始就有这样的坚定目标,并对交叉学科涉及的另一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额外的学习。
3.一直在这条路上艰难的走下去(出国深造),本着对生物无比的热爱,勇往直前,收入平平,没多少娱乐活动,强大的科研压力和发文章压力,混到中年,修成正果(这对某些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只能祝你好运了。
总结:如果没有这三方面准备,不要学生物。”
网友@iridescenc表示:“可是就是这么一条投入跟产出似乎不成正比的道路,我们依然有很多人支撑了下来并且一直在坚持。作为大四学生,四年下来能保持热情的人虽然不多,却都很坚定,很自信。我们的目标早就已经不是赚大钱买别墅什么的了,那样的话早就离开了。我们能坚持,是因为我们感受得到生物科学世界中的那些魅力所在,感受得到核酸,蛋白质,细胞等等那些不可思议的奥秘。因此有足够的热情想要弄清楚,自然是怎样以一种不平凡的方式孕育了生命,人类又怎样去对待自然的馈赠……其实我只是想说,生物科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专业,但需要足够的热情和专注去感受。网上成天吐槽学了生物多么后悔的,不过是他们用错误的认识做出了不适合他们的选择,却回过头来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生活罢了。所以,要想走这条路,得有足够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如果你听够了吐槽还能觉得这条路是美好的,欢迎你。”
网友@richard richard:“如果你真的对科学有殉道者般的狂热,不在乎个人得失,不在乎金钱,不在乎你的名字是不是被写进了教科书,只在乎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漫漫征途上是不是有那么一两块小石头是你铺下去的,那么不要管别人说什么,把这条路走下去。任何一个专业都需要劝退的人,也需要这样被劝退100次仍旧留下来的人。如果你是这样的精神贵族,生物专业怎么样对你来说都不算个事。”
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小编发现,有很多学生由于那句“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误以为这是个热门专业而匆匆报考,耽误了四年的时光。生物科学对人类来说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从基础科学方面,它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促进对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从人类生活方面,生物科学与之最息息相关的领域有两个方面,即医学和农业。医学可以帮助人类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发病机理,从分子层面定向设计药物,帮助人类克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顽疾,农业可以实现定向育种,实现农作物及动物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同时,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转化到非生物科学上去,例如DNA芯片等,进一步造福人类。
既然它如此重要,那为什么又有无数前人劝大家不要“入坑”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对于科学来说,不听劝的那些,才是合格的接班人。
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小编认为,诚然,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但醉心于科学的人一定明白,探索奥秘,上下求索,用自己的力量为人类指路,哪怕只是铺下了一小块石头,都是一种巨大的满足。
最后,小编想说点题外话,这个专题的意义,从来不是鼓励大家去报考什么专业,我们始终希望,你可以把选择专业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基础上,遵从你内心的选择。有些专业,的确有些“不合时宜”,但请不要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的悲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