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肖邦

2015-12-01 17:00 来源:格伦高考

肖邦在少年时代,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的波兰,处在异族的奴役下,好像一座封闭的不透气的大监狱。人民没有民主、自由,更没有天才发展的广阔天地。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这时,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到:“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到:“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17世纪的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送别的场面激动人心,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当时他创作的抒情歌曲《战士》可以表现出他对祖国的崇高的情感和别离她的心情:

“时间已到,战马嘶鸣,马蹄忙不停;再见,母亲、父亲、姐妹,我告别远行。乘风飞驰,扑向敌人,浴血去斗争,我的战马快似旋风,一定能得胜。我的马儿英勇战斗,如果我牺牲,你就独自掉转头来向故乡飞奔。……”

肖邦刚到维也纳不久,还没有赶到巴黎,就得到了波兰11月29日武装起义的消息。他愿像《战士》歌词里写的那样“乘风飞驰,扑向敌人,浴血去斗争”,他愿和所有的爱国志士一样,把自己的热血洒在波兰的国土上。遗憾的是他最终还是沮丧地回到维也纳。

不久,肖邦得到消息,起义以失败告终,华沙陷落了。肖邦感到这是他的民族的悲剧,他为祖国,为亲人担忧。这种不安一直攫取着他的心。他痛苦到极点,他愤怒地高喊:“上帝,你还在吗?你活着却不去报仇雪恨!俄国人的罪行,你认为还不够吗?——或者,或者你自己也是一个俄国人!?”肖邦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燃烧到顶点,他对侵略者进行了无情的谴责。

在献身祖国、拯救祖国的神圣事业中,肖邦和密茨凯维奇走到一起,音乐家和诗人结成了战斗的友谊。诗人于德累斯顿创作了长诗《葬礼》,肖邦创作了感人肺腑的不朽作品《葬礼进行曲》。

肖邦对祖国的沦亡,对自己不能再回祖国而成为流亡者,流亡在巴黎而痛苦,但他没有灰心,没有失望,更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他写到:“加里西亚的农民已经给佛尔希尼和坡多利亚的农民作出榜样,事情是不会没有恐怖的变故就结束,不过一切的结果都会产生一个壮丽的、伟大的——波兰。”

在肖邦的心目中波兰是伟大的,将来仍然会繁荣强盛。这信念一直鼓舞着他在流亡的生涯中进行艰苦的音乐创作。他创作了夜曲《对祖国的冥想》《波兰主题幻想曲》和《波兰葬歌》等等大量的爱国主义的作品。

肖邦早已把心献给了祖国,但是,他又不得不每天穿着燕尾服和胸褶衬衫在巴黎的上流社会抛头露面。这对真正艺术家的良心是痛苦的折磨。他说:“多到淹没我头颈的一切饮宴、晚会、音乐会、舞会,都使我厌倦,我周围是这样地悲哀、郁闷、凄惨。本来这是我所喜爱的,可是不能采取这样一种残酷的方式。我不能随我的心愿做什么,我必须修饰自己、打扮自己;在沙龙里,我装出平静的样子,可是回到寓所后,我却在钢琴上作雷鸣。”

这种心情导致他常常不愿公开演奏,不愿在大庭广众中弹琴。渐渐地人们听他演奏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挂上厚厚的窗帘,点着蜡烛,坐在钢琴前,望着壁炉里跳动的火苗,驰骋他的想像,浸沉在对祖国——波兰美好的回忆里。

这段时间,肖邦的耳边时常响起少年时代在乡间听到的波兰的民歌的旋律,响起了热烈的马祖卡舞曲……肖邦情不自禁地弹起即兴曲,弹起了马祖卡舞曲特有的旋律。马祖卡舞曲描写了波兰人民的生活,也表现了他们不论内心多么痛苦,都不能毁灭他们的惊人的爱国主义感情和信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