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类:特蕾莎修女

2015-11-26 16:47 来源:格伦高考

特蕾莎要离开修道院时,修会的上司曾与她约谈并试图劝阻。其实,特蕾莎清楚知道,一旦脱去修会的修女袍,她就失去了修会的支持,也没有什么人来帮助她,但她依然坚持出走这个决定。最后,修会终于点头同意。

离开修会后,特蕾莎进入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接待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童。为了他们,她自己亲身到街上乞讨食物并送药,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屋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她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一些孟加拉字母。

这时她完全依赖心中的感动而工作,只要她觉得哪里有最大的需要,她就到那里去帮助人。有一次,她看见街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她焦急地四处求告,敲遍医院、诊所的大门,竟无一人理会。最后好不容易求到一点药品,回来时却发现那人已死去了。

另有一回她遇见一个人身上都是脓包、伤口,脓包上竟是蠕动的蛆和虱子。她沉痛地感叹:“狗与猫都过得比这人更好,人为何如此卑贱地走向死亡呢?”之后,她到警察局请求他们拨一处地方,使她可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者,能够帮他们清洗身体、洗净流脓的伤口再加以包扎,好让孤苦无依者有个安静面对死亡之所。她觉得这么做,至少能使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可以感受到被需要、被爱与被照顾。就这样,特蕾莎创办了死者之家——Nirmalahriday,意思是纯洁的心之地。她借用加尔各答一家香火鼎盛的庙旁招待香客的一间禅房,开始来收容垂死的游民。秉持同样信念,特蕾莎又创办了弃婴之家,专门收容被丢弃在路上、警察局门口、垃圾桶里和儿童之家门口的婴孩。有一日在倾盆大雨中,在及膝的水里,一个贫穷的妇人手上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因为她付不出房租,屋主拆毁了屋顶,妇人、孩子无助地立在雨中,无处避雨。特蕾莎伤痛地说:“想想看,只是因为缴不出8卢比的房租,一个孩子竟要死在大雨之中。”

除此之外,特蕾莎又创办了麻风病之家。当时,特蕾莎听说一个修女会所支助的麻风病院将被迫拆除。她立即前往孟加拉市市府为他们向市长求情。后来市长将一块位于市郊的土地拨给特蕾莎作为麻风病人之家,这就是麻风病之家的由来。在其中的麻风病人得以受到妥善照顾。

1979年,特蕾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也获得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全世界许多的大学争相颁授荣誉学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纷纷邀请她去演讲。一夕之间,特蕾莎修女竟成为拥有众多头衔的名人。但是,她从未被这些虚荣迷惑,她穿著朴素,单纯地接受这些由人而来的赞美与光荣。她代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她这样说道:“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所以,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们办事,这对她来说是最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1997年9月特蕾莎逝世,葬于加尔各答。特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特蕾莎嬷嬷”,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官方活动,总理亲往加尔各答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表声明向她致敬,罗马教廷专门举行弥撒为她追思;菲律宾红衣主教梅辛称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甚至印度最大的清真寺的伊斯兰教长布哈里也说,她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圣人”!

心怀大爱做小事

爱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它永远纯粹,这丝毫无可置疑。而人总有向善的一面,纯粹的爱能以光明之灯为黑暗指路。人可以不善,但必须有爱。无爱之源,便无生命之根。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在工作时,往往有一种危机,就是为工作而工作。只有我们为基督而工作的时候,尊重、爱心、热忱才会出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事办得更尽善尽美。”

现在我们在工作与学习中蕴藏着一个生计的危机感。这个危机感让我们对生活中诸种善美熟视无睹,因而不能发现生活意义的美好。而心灵之所以虚泛动摇乃是因为我们没有坚定的信仰。我们对这个世界抱以冷眼的旁观,对爱的宣扬不敢苟同。我们活着孤独,而微笑就在自己的嘴边,物质却让它蒙蔽。

在书中特蕾莎修女还举了一个例子:“澳洲一个有六七个孩子的家庭。他们开家庭会议,决定不买一部新电视机。他们希望能够彼此相亲相爱。他们需要的,已经彼此满足了……他们终于摆脱了妨碍互助互爱,并得着爱的欢乐的东西了。”

而对于爱的理解,在人们心中存在着迥异的态度。举母爱为范例:对孩子的希望与失败,有的母亲会说:相信你自己,你会成功的,并给他以亲切的吻;有的母亲则会忧心忡忡地叹息一番,然后以严肃的口吻告诉孩子:再不努力,以后只能去扫厕所当清洁工被人看不起。如果是在外人面前,出于面子的需要,则难保不讪讪地长叹自己的孩子天生笨、没办法之类的话语。倘若成功则一定是“光耀门楣”、“光宗耀族”诸语。她们爱孩子只想给他们以名利的武装。而有的母亲却必会祝贺他们:孩子,你终于成功,好样的,这是你努力的成果。就像那个故事:在美国一位记者采访某总统的母亲,问她一定为她儿子的成功而自豪吧。那个母亲却这么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正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自豪。”平等的爱是尊重人性的,而不应以利害为衡量的标准。

北村曾在《爱是幸福的宽慰——爱的沉思之二》中说,“拥有一件东西和爱一件东西是两回事”,“爱需要和奉献联系在一起,爱是不需要回报的”。如果有一种爱蕴涵着自私、不义,这是不是爱呢?特蕾莎修女的回答如此之简单:爱是基督给我们的回报。确实,当一个人爱着别人的时候,他是不会孤独的,他相信着爱,并拥有了爱。和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难道不是幸福的吗?但爱有大爱与小爱的区分。所谓的“爱蕴涵着自私,不义”是在大爱与小爱的冲突中所促全的小爱。所以爱需要奉献,以成就大爱。

“不要等待带领,自发地逐个服侍吧。”

“我们感到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赞成做大事,在我看来个人才是重要的。”

“我们不要说太多话:那么你们要做的是什么呢?拿起扫把,清理他人的房子,这就足够了。”

特蕾莎修女不但阐述纯粹的爱是一种信念,更说明了履现这个信念要自觉从小事做起,马上行动,而非被动地希翼一下成就大事,把时间浪费在空谈上。她的做法比许多耽于玄思冥想的人更具有实践与实际的态度。


朴素的语言,明了的道理:活着就是为了爱……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购买高考报考卡 轻松填报全靠它

联系我们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