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13广东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船只数 吨位数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 099 8 584 1849 331 133 142 357 52 547 1855 437 157 191 1863 867 3 400 300 500 964 309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解析:A 在鸦片战争前,广州是清朝对外贸易的中心。据材料信息可知,1844~1863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数量和吨位都在增长,但上海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广州。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故选A项。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16.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解析:D A、B、C三项都是洋务派创建洋务企业的主观意图,是“有心”;而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培养了自己的对立阶级,属于“无心”。
17.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增加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解析:D 图片信息中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都在增加,虽然外国资本一直占优势,但两者差距在缩小,这说明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这一点从图中可看出,故D项错误。
18.阅读下表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1937 占工厂总 16%
数比例 4.4% 占工业资本7.3%
总额比例78% 占工人总 49%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A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至1942年国统区重工业无论是工厂数、工业资本还是工人数都发展迅速,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出现的,故①④正确;1942年的国统区主要位于西南、西北,②正确;表格仅是国统区重工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③结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