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继续关注语篇,重视语境,培养语感。同时要注重拓展阅读空间,强化生活体验,提高思辩能力。
(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周道义、桐乡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庄志琳)
文综-政治
选择题难度略有提升
评析:试题难度选择题略有提升,综合题则有所下降。今年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只考四个必修模块,将原列入文综考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3道选择题取消,增加了2道《政治生活》和1道《文化生活》内容。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命题素材的创设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从形式上看,不仅有文字素材,还兼具漫画、图表等。从内容上看,涉及的有网络消费、“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同时,全卷凸显“改革”主题,如股票发行、技术创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乡村治理、新形势下就业创业以及中央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边永坚、嘉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潘新华)
文综-历史
适度体现浙江元素
评析:试题深入浅出,史料选取力求贴近学生认知水平。丝绸之路、武则天无字碑、胡雪岩经营蚕丝业、欧洲移民示意图等材料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活化,又适度体现浙江元素。38、39题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同时兼顾塞内卡、洛克、走向共和、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等新增考点。
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核,如38题以中华民族外争国权为切入点,命题设计立意高远,爱国主义教育与近代中国历史巨变有机结合,知识点横跨必修一、选修三,涉及四个专题,蕴含命题者深刻的价值引领思考。
试卷既具有历史感,又注重体现时代风貌,不回避热点问题。16题“丝绸之路”,从史学视角蕴含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23题隐含时下热议中的亚投行问题;22题隐性考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39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历史学科组)
文综-地理
自然地理比重有所增加
评析: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与2014年相比,题型、结构稳定,自然地理比重有所增加,赋分较多约占60﹪左右,尤其是选择题的自然地理知识占70﹪以上。
整卷图文材料量有所增加,且新图形较多,信息量较大,具有不同的梯度,增强了学生读图审题的区分度。如第11题示意图的空间想象有一定难度,使考查地球运动的读图要求提高;第6题地质剖面图的信息解读需要较高的分析思维能力。
试题主要考查了大气运动、地球运动、地壳运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产业转移等主干知识。渗透地理学空间思维、人地关系思想、区域综合分析、地图运用等核心内容。
强调知识运用,注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学习、分析和评价能力。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热点,如选择题第一组题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载体;第37(1)题“建设众多引排工程”属于“五水共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嘉兴一中正高级特级教师李虹、宁波中学特级教师常海东)
理综-物理
倡导“让物理走进生活”
评析: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15、16、20、23、24题的素材均源于教材。第23题是考生熟悉的斜面和平抛运动,对隐含的极值问题点到为止、不一味求难。第24题的“电磁天平”以教材习题为蓝本设计改编,综合考查安培力和电磁感应重点知识,引导高中物理教学重视教材。
试题从考生感兴趣的实际情景中提炼问题,如第17题中顶球射门、第18题中航母电磁弹射器和第19题中赛车过弯道等,倡导“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生活体现物理”的理念。
试题注重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的考查,第16题引导学生在演示实验中探究物理现象;第21、22实验题考查考生对实验技能、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综合试题则要求考生基础扎实、思维灵活,体现各类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
(物理学科组)
理综-化学
今年所有试题均为原创
评析: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所有试题均为原创,客观题考查化学学科素养、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无机离子的推断以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转化等;主观题考查无机物组成的推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
试题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例如:实验题的背景为海带中碘的提取,是源于教材的学生实验;CO2通入氨水体系时溶液中各离子的变化趋势、CO2不能用于镁燃烧时的灭火等化学原理的考查都以学生非常熟悉的CO2为载体。
试题有适度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能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同时,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密切联系。例如:液晶的特性;氨水体系中随CO2通入,溶液pH和各物种的变化趋势图;香料肉桂酸苄酯的合成……这些内容及相关问题设置,都源于科学研究成果或工程应用实际。
(化学学科组)
理综-生物
“艾滋病”一题体现创新
评析:生物部分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免疫、细胞周期、植物激素及应用、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种群、光合作用的过程、遗传基本规律与育种等。
同时,试卷注重创新。考查内容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第1题的“艾滋病”、第5题的“种群分布型”等内容均为首次考查,考查能力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第31题的预测实验结果从1个因变量到今年的3个因变量,考查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第3、6题将图表演绎与推理,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试题背景紧密联系生产实践、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如第1题“艾滋病”,第3题“植物激素与性别分化”,第5题“沙漠灌木群落的分布型”,第6题“遗传病和家系图”,第32题“遗传育种”等内容,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的能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