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4·邯郸调研]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A 《中国好声音》通过创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选①。《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正确处理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选④。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成果,不选②。③与题干主旨不符。本题答案A。
15.[2014·中原名校期中]著名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 )
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C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符合题意,应选;①不符合题意,A、D不选;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说明在文化创新中,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④符合题意,应选;③不符合题意。B不选,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北民歌能始终跟随时代的节拍,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之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本是一首土生土长的陕北小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白马调》;194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有感于解放区的新生活,又将此歌改为颂歌《东方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将《东方红》的乐曲送上了太空。
材料二 广西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弘扬民歌文化。民歌节的举办,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宝贵民歌艺术遗产得以流传,催生了100多首将浓郁乡土气息与现代音乐新元素完美结合的新民歌,并以民歌新唱形式使老民歌重新释放了活力。近年来,民歌节晚会凸显高科技因素,应用现代多媒体视觉介质,配合舞美、烟火、喷泉、音效多种手段,变幻出美轮美奂的效果和画面。民歌节还通过举办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传播经久不衰的民歌魅力。南宁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绽放出夺目光芒。
(1)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东方红》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魅力。
(2)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用了哪些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来弘扬民歌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创新的途径、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传播的手段及意义等知识。 解答第(1)问必须抓住设问的关键词“演变过程”,以此排除材料中的干扰信息。主要围绕材料中《东方红》由陕北民歌演变而来、随时代发展而来、由陕北人民不断创作而成这三层意思,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组织答案。解答第(2)问,首先必须注意设问要求的是“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那么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法就不能在答案中出现;然后结合材料中高科技运用、民歌新唱、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等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东方红》在演变过程中保留着原有陕北民歌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东方红》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离不开对陕北民歌的继承;另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也说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东方红》就是在不断为陕北民歌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形成的。
(2)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推动民歌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来弘扬民歌文化。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高科技来弘扬民歌文化。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