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快速下载App

Android&IOS
扫码后自动识别

格伦高中学业规划系统,格伦高考网

2016年高考政治备考:自测题及答案(7)

http://www.gelunjiaoyu.com 2015-12-03 15:01 来源:格伦高考

10.[2014·南京学情调研]近“远亲”,善“近邻”,是中国外交纵横捭阖,广结善缘的底色。自2013年3月至今,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出访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来华访问的外国领导人可用“排队”来形容。这种局面有利于(  )

①合作共赢,主导国际秩序 ②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③增进互信,推动和平发展 ④维护国家利益,实现独立自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B 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纷纷来华访问,说明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有利于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有利于增进互信,推动和平发展,选B。①错误,主导国际秩序的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④和题意无关。

11.[2013·吉林延边二中阶段性测试]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处理与美俄日等大国的关系上,一直是秉持“中庸之道”,既不搞“一边倒”,也不搞“一条线”,同时也淡化了“大三角”。当今,中国和有关大国的关系可概括为:和美而不敌美;亲俄而不联俄;对日、印虽有防范但避免对抗。中国这样处理大国关系是因为(  )

①和平共处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准则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错误;④正确;我国处理大国关系采取的战略对策不同,是因为当今国家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利益,我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B。

12.[2014·广东海珠区综合测试]2013年10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东南亚,积极推进中国同东盟国家以及东盟国家内部的互联互通建设,聚焦经济发展,深化战略互信。这主要是因为(  )

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②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执行一切外交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说法错误;我国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因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存在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①正确;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互惠互利政策,体现了我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道路选择,②正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③本身说法错误。该题选A。

13.[2014·豫北豫东十校联考]2013年9月,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在大连举行。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本次达沃斯论坛进一步传递出的“中国好声音”受到与会各国的广泛关注,这表明(  )

①唯有我国经济的发展才能使世界经济真正走出困境

②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赢得了世界的好评

③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④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B 我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让世界看到了希望,所以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 “中国好声音”才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选B。①说法错误,夸大了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作用;④错误,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但不是世界经济的“主导”。

14.[2014·杭州外国语学校期中]2013年是中国与南非建交15周年。中南建交15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与南非的关系,同南非一道,不断把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向前进。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②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效  ③两国之间的根本利益基本趋于一致  ④两国的共同利益取代了利益的相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A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的利益是国与国合作的基础。中国与南非不断把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向前进说明我国积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效,选A。③④错误,国与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但不意味着根本利益相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格伦教育”,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客服
电话
400-8032-868
QQ群
微信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服务号
扫码关注新学涯高考订阅号
app下载
扫一扫下载新学涯高考APP
返回顶部